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第340章 请陛下一视同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0章 请陛下一视同仁(2 / 3)

就能彻底平定准噶尔部,顺治小儿一张纸就想让朕撤兵?真是好算计!呸,做梦!

气归气,奸狡如狐的他面上却满是一副委屈可怜的表情,一边款待詹霸、赠送厚礼:一边再三解释,是准噶尔人自恃兵强,骚扰卫国边境,卫军不得已才自卫。接着,宛如受了欺负的小媳妇,楚楚可怜地向顺治皇帝上疏辩解。

卫国小王臣苏勒坦谨奏大清皇帝御前:自臣祖雅布甘篾儿干以来,从未得通中国声教,臣感慕皇仁,自愿率所部归于鸿化,永为大清臣仆,一片赤诚,可昭日月。然有准噶尔部长巴图尔,奴言惑主,倚仗天恩,欺凌诸部。臣受其逼迫,起兵反抗,反被冠以‘无端称兵’之名。臣与巴图尔皆大清臣仆,陛下当一视同仁,岂有助一臣仆攻一臣仆之理耶”

除了上疏辩解,卫国小王苏勒坦还找了八匹白马、一匹白骆驼,向顺治皇帝上“九白之贡”,耿耿忠心,感天动地!

(本章完)

第340章 请陛下一视同仁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乃男人最不能容忍的两大仇恨。苏勒坦抢走了杨吉尔汗的可敦、将美国的准噶尔孔雀搂入怀中,那人以骁勇善战闻名,有个外号:“威武雄壮的杨吉尔汗”,本以为定会引起哈萨克军队犯境,严令边境守将做好防御准备。

岂料那杨吉尔汗却是条能屈能伸的“好汉”,头上戴了顶大大的“绿帽”,却也仅仅是遣使责问了事,不但没有军事上的摩擦,派来的使臣反而跟卫国君臣商量起大卫和哈萨克两国联姻之事。让苏勒坦对他钦佩万分,此人如此能忍,像极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不可小觑呀!

其实,卧薪尝胆、能屈能伸,只不过是实力不足的表现。那哈萨克汗国虽然最盛时人口百万、骑兵三十万,可如今却面临着内忧外患。

杨吉尔汗的父亲额什木汗虽然是一代雄主,将原本四分五裂的汗国重新统一起来,晚年却因为施政不当激起了哈萨克内乱,导致国家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杨吉尔汗得位不正。根据哈萨克的传统,哈萨克的汗必须由贵族会议推选。四年前,额什木汗去世时,杨吉尔汗威望尚浅,没有获得贵族会议的通过,按说继不了位,可他凭借自己手中掌握的东方军团的支持,硬是称了汗。

因为得位不正,很多贵族不服气,各地的苏丹也有很多割据一方。这几年,杨吉尔汗一直在压服反对势力,加强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不敢真的与大卫国交战,而只是遣使抗议,到后来,居然想与卫国联姻,将夺妻之恨深深地藏于心中。

事实上,哈萨克目前这种四分五裂的虚弱国情,苏勒坦一清二楚,所以才敢这么欺负人。不过人家既然不再追究,自己也没必要惹事。为了安抚哈萨克人,免得他们在自己攻打准噶尔时捣乱,狡诈如狐的乾元皇帝同意与哈萨克汗国联姻,将自己与贵妃雅若所生皇长女日喀则公主海日嫁于杨吉尔汗的长子头克。

抢亲造成的纠纷告一段落,苏勒坦的目光又落到了军事上。虽然中路军和东路军仍在苦战,可西路军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只要耐心等待,很快便能赢来战争的大变局!

就在他为战局正逐渐向对卫军有利的方向发展而振奋之时,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刘好古走入大帐,“陛下,清国的使臣来了”。

“清国使臣?这个时候他们来做什么?”苏勒坦目光一凝,直觉告诉他,满清在自己进攻准噶尔部时遣使而来,准没好事!

“臣询问了清使,说是为调停我国与准噶尔部争端而来”。

“调停?”苏勒坦冷笑。

清国使匠、学士詹霸步入了卫军大帐。这是位胖子,也不算太胖,肚皮垂到膝盖而已。

“大清使臣詹霸见过卫国国主”,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詹霸坚持不称苏勒坦为“乾元皇帝陛下”,而是称卫国国主,声若洪钟,气势逼人,果然是上国钦差,威风十足。

“尊使远道而来,十分辛苦,快请入座,尝尝我蒙古人的马奶酒”,在即将平定准噶尔的关键时期,苏勒坦不愿意节外生枝、触怒满清,所以对使臣的态度十分客气,甚至带着几分谄媚。

“酒先不忙着喝,我带来了皇上的圣旨,请您赶紧摆上香案,下跪接旨吧”。“摆香案下跪接旨?”苏勒坦只觉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压抑怒气,努力放缓语调,“大卫已经建国,不再是大清的藩属,朕为何要下跪接旨?”

“此言差矣!您曾经上表向我大清皇帝陛下称臣,君臣名分已定,未得我皇上允许,怎算是独立建国?便是建国,也依然是大清之藩属,只能称王而不能称帝。属国之君见皇上圣旨,自然是要跪着接的”,詹霸的声音果然霸气,一时间大帐内气氛尴尬。

苏勒坦直气得银牙紧咬,自己浴血疆场、建立大卫国,不就是为了能顶天立地、抬头挺胸地活着吗?怎么今天又有人逼自己下跪?可恶,可恨,可杀!他的目光如刀,在心中恨不得将那使臣碎尸万段。

“陛下”,刘好古赶紧走到跟前,轻扯其衣袍,低声提醒:“准噶尔覆亡在即,小不忍则乱大谋,请您含羞忍辱以待将来”。

唉!刘师傅的提醒有道理呀!眼下最要紧事便是平定准噶尔部。在这个节骨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