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北魏武侯> 一百六十七章 正旦大典(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六十七章 正旦大典(2)(2 / 2)

一页继续阅读!而且还要按照从幼到长的顺序来饮用。

所以,从芝儿开始,到景文、雄文、冠文三兄弟,再到沈兮瑶、马钰武,最后是程泽全都喝了一杯。再然后才是伍氏、沈灵儿和周氏三位长辈。

不过这椒柏酒味道不怎么好,芝儿一边喝一边龇牙咧嘴。可因为是节日彩头的缘故,又不能不喝,小丫头委屈巴巴的强忍着咽了下去。

喝过椒柏酒还不算完,一人还有一杯用桃木煮出来的桃符水等着呢。桃木本就也有驱邪之用,所以桃符水有相同的功效。

如果说椒柏酒是物理防御,那桃符水就算是魔法防御了。

不过桃符水倒是人人都喜欢喝。倒不是说这水有多好喝,而是在熬煮时沈兮瑶命人在里面加了白糖。

该喝的都喝完了,就该吃了。

一大盘五辛盘被端了上来。

这是用葱、姜、蒜、韭菜和萝卜,这五种辛辣的食物做成的。同时吃这五种食物,据说不仅能驱寒,还能够调和五脏之气,使人气血通畅。所以被视作万物复苏的开年第一天,这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食物。

常迶把第四道圣旨放下,百官们也在杨霖的免礼声中陆续起身。

这第四道圣旨的内容,并未出乎众人的预料。甚至早在几个月前,绝大多数的官员都已经料到了。

因为那时候杨恪就已经任命杨敏之为太子太傅。杨恪不可能光给杨敏之一个太傅的名头,而空下太子的位置。

这封圣旨就是册封杨霖为太子的诏书。并赐下蟒袍玉带,以及一应的装饰。从今以后,杨霖将正式入主东宫。

不过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大魏历来就有立嫡立长的传统。

只是到了杨恪这里,因为特殊原因出了岔子。要不然皇位根本不会落到杨恪的头上,而是现在的鲁王杨拓的。

现在轮到杨霖了,自然也要回归都正常。

杨霖即是嫡出又是长子。在他之下的几位皇子,要不就是庶出,要不就是年纪还小,所以只要杨霖不出意外,不自己作死,太子的位置就一定是他的。

更何况杨霖生性好学,对内温良恭俭。对几位朝中重臣老臣,也是恭谦有礼,即使对底层的小官也不会轻视。这就得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支持。

而且杨霖还获得了杨恪的指导。最近两年中,杨霖一直被杨恪带在身边,亲眼见证了朝中几乎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这些事虽然不用杨霖出谋划策,但光是见识,就要比其他的皇子强出太多了。

所有杨霖是大魏朝太子的不二人选。

不过杨霖也不是完美的。除了性格有些温和,处理政务的的经验不丰富,还有稍显冲动。

设立了太子,百官自然要向太子爷,未来的皇帝,行君臣大礼。

等众人重新坐好,常迶又拿起第五道圣旨。

殿内的百官,皆是一惊。

今年正旦大典上的旨意有点儿太多了。往年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才是一两封圣旨,今年则是超出了一倍还多。

不过这封圣旨一宣读,众人都放心下来。

这是一封历年正旦大典上都会宣读的旨意,就是对各级有功官员的封赏。像沈敖因代天巡守有功,食邑增加了八百户,实增三百户。

成康铭则是因为与罗德谈判有功,由从三品升为正三品。

褚如朋加封为太子太师。

其他有功之人也都具有封赏。

最差的也有十几贯钱的赏赐。

不过这其中对沈兮瑶的封赏比较奇怪。

杨恪并没有给出赏赐的原因,只是说历次谏言于国有功。但具体什么功劳并没有明说。

也没有给沈兮瑶加官进爵,而只是赏赐了一块雕龙玉佩,说了一句:“此物犹前也。”

不知道详情的人一头雾水,还觉得也不过如此。

毕竟杨恪也赏赐了其他人一些玉器,像什么玉璧、玉圭之类的。

可是沈敖、成康铭、杨霖都是一惊。他们三人可都知道这块雕龙玉佩再加上那句话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此物犹前也”这就话。

翻译过来就是,这件东西更之前的那个有一样的作用。

要知道,现在冀北侯府中还存着一块,能封驳皇帝圣旨的团龙玉佩呢。这又赐下来一块。

可以问问这满朝文武,谁家能有这样的圣眷。

成康铭羡慕的都快要妒忌了,看向沈敖的目光都酸的不得了。

沈敖既觉得脸上有光,同时又压力山大。这玩意可是一柄双刃剑,用不好伤人伤己。

喜欢北魏武侯请大家收藏:()北魏武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