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沟村通上电之后的半个月,顾福财家就率先买了十七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也是方圆几十里路上第一个能买得起电视机的人家。
顾福财这个曾经有过正规工作的文化人和他的有些倔强的半吊子文化人的儿子顾小川终于打通很长时间的不理解的、埋怨的内心隔阂,齐心协力,谨诚团结,共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把他们家的粉坊和养猪场办得风生水起,远近有点名气,确实也积攒了不少的闲钱。
按照顾福财两口子的意见是小川的年龄也不小了,早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把现有的这几眼窑洞重新修整一下,再置办些家具,等娶到个媳妇,临结婚时再买上台电视机,风风光光地把新媳妇娶进门,才是顺顺当当的一件事情,让谁说都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可是,小川不是他们那种想问题的方式,他甚至连两个老人都不和他们商量,就要去城里买电视机了。
为此,父子两个又吵了一顿,不过小川只说了几句非买电视机的话,就只低着头抽烟。
他的这种简单的言辞却把个顾福财惹怒了,便在院子里边讲道理边用责备的口气大喊大叫,指教儿子不明事理,不为自己的大事考虑,那他们家忙来忙去的有什么意思呢?
顾小川说:"难道忙来忙去只为我娶个婆姨,你的思想也太狭隘了吧?“
"那你还要为了谁?”顾福财想不通儿子,或者他虽能理解儿子博大的心胸,可他们都是村子里最普通平凡的人,掀不起大风大浪的。他讥笑儿子,别把自己想象得太伟大了,他翻过来转过去,不过就是个高中未毕业的高中生,地地道道的农民,那就干点农民应干的实在事情。
母亲害怕村里人笑话,看见对面山坬上有几个锄地的男女,偏巧二傻也在放羊,此时不唱他的酸歌,伸长脖子观看下面顾家院子里父子因为买电视机而吵闹,觉得很有点意。小川妈先说了几句小川,让他别再说了,又说她男人,总要让全村人都知道咱家这点破事就好了,硬是把顾老二推回了屋子。
小川也就不再说一句话了,又坐了一会儿,走下了院坡,打算眀天就去城里买电视机,赶明天晚上一定让大家看上新闻和电视剧,他决定的事决不再改了。
时间已到了下午,临近秋天,白天的日子一下子就变短了许多,刚才和他老子吵嚷的时候太阳还在半空中,突然就快要落山了。
他很想去找回花儿,请她明天跟他一块儿去城里买电视机。
说实话,自从拉高压电线在山上见过她的面,说了很少的几句话,此后也就没有照上她的面,他实在想得不行了。顺便他要问清楚,花儿后来为什么和他生风了,他真的不明白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嘛。
他不知道亲爱的花儿在不在家,说不定又在苗圃里或者在菜地里忙活哩。
在他的印象中,花儿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即使在家里呆得时候,不是帮她妈干活,就是帮莺儿算账点货。
她大多数时间在苗圃里,有时还去庙沟浇菜地。
她们家吃菜都靠着那一小排菜地,全靠着人浇。
这点菜地在最困难的日子里,维持着一家人的生命,要是没有这点菜地的话,她们家很可能要饿死几个人哩。
别说花儿家是这样,几乎庙沟村每户人家都是如此。
小川不知道花儿这时候在不在家里。如果不在家,应该去浇莱地了。他就估摸着去了花儿家菜地了。
天空上一片铁青,西边山头上飘荡着几团火红的彩霞,按照农人的经验,明天还是很热的,有“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的说法。
时令已到了立秋,但白天仍然很暴晒,和大暑时节相差不大。
菜地如果一天不浇,都会被晒蔫的。
每天后晌,几乎家家户户都担着水桶去浇莱地的,因为人多水少,只能浇湿地面。
听他妈说,他父亲昨天夜里一直浇到鸡叫时分,趁着明亮的月光,趁着没人在深夜浇地时水的丰裕,他一夜担了一百五十担水,他父亲说他这一夜可把莱地浇饱饷了,估计两三天不去浇都。
当他来到花儿家菜地时,天已经黑严实了。
月光洒在河道里,使得阴暗处变得更暗,光亮处更明,更使得小溪两岸幽渺静谧。
晚风轻轻吹来,掠在脸上,舒适宜人。
小川看不清花儿,但他早已听到扁担上铁钩子碰撞铁桶提手的清脆的声音。
他就明白花儿也像他父亲那样,白天不浇,专挑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痛痛快快地浇个水满地饱,看来对待生活有心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花儿已经浇了五六畦了。在她刚浇了一回下到河里挑开的小蓄水坑时,她突然听到小川哥叫她的熟悉亲切的声音。
他怕花儿害怕,先站在不远的地方叫花儿,等花儿答应之后,才慢慢走近她,和他一起蹲在小水坑旁边,对她说:“知道你在浇莱地哩。“
花儿微微一笑说:"趁夜里没人水多,多挑几担,浇饱饷些儿,不然就要晒干了。”说罢这句话,略微歇了会儿,劝说小川:“你快回去,黑天夜半的,让人家听见了,不知又能编出些什么故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