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食过后,江一鸣揣着一百五十两去镇上买粮,除了江五妞在家休息,上到江老头江老太,下到江七妞全都上山找吃的。
傍晚时分,江一鸣驾着牛车回来,车上堆着上千斤粮食,豆子粟米大米各有几百斤。
江家上山的人也正好回来了,杨氏眼尖的发现了儿子,像个炮弹一样窜到最前面,“上哪租的牛车,咋自己赶回来了,鸣哥儿你啥时候学会赶牛车了?”
江一鸣从车上跳下来,笑着说:“娘,这是我买的牛车,以后咱们家有牛车了,明天还要去县城买粮,自家有牛车方便。”
“啥,你买牛车了,咱家有牛了?”杨氏嗓门陡然拔尖,激动得脸色通红,“村长家都没有牛车,咱们家居然有牛车了,不行,得让大伙来瞧瞧。”
不显摆显摆,夜里她怕是一宿都没法睡,“娘,这事得传出去,不然晚上你能睡得着?怕是要翻来覆去烙一夜的大饼。”
江老太和杨氏的想法一致,这么体面的事若是不宣扬出去,无异于锦衣夜行,爱面子的她们一刻也等不了,现在立刻马上就要挨家挨户去炫耀。
江一鸣赶紧叫住她们,“奶,娘你们回来,在山上扒拉一天,你们不累,别人也累了,再说你们显摆自家有牛,别人肯定要问买牛的钱哪来的,扯来扯去又要把五姐的事扒出来讲,最后没脸的还是你们。”
“现在咱们一家子都得低调,村里人都知道咱们挖到人参卖了好几百两,容易遭贼惦记,还有张猎户那事,虽然暂时没人找上门,却不敢保证过几天不会,不想被抓到衙门去问话,就安生些。”
江老头看着牛车双眼冒绿光,以后他也可以神气地牵着牛去吃草,再也不用羡慕赵老头了。
见老太婆和儿媳妇蹦达个不停惹得孙子不快,立马脸色一沉喝斥,“上山一天还不够你们闹腾的,若是闲得慌,你们俩就摸黑回山上继续挖野菜。”
江老太迈着小碎步飞快的跑进院子里,高声嘟嚷着:“哎哟我这老腰,不行了,得赶紧回屋躺一躺。”
杨氏见状也有样学样,揉着肩膀叫疼,“今个运气好,摘了好几背篓橄榄,两只胳膊都抬不起来啰,肩膀疼得要死,得马上烧点热水敷一敷。”
“摘到橄榄了?”江一鸣有些欣喜。
“是啊,没熟,都是青的。”杨氏有些郁闷,橄榄没熟又苦又涩难吃得紧,但现在不摘,明个就会被别人摘走。
全村人一窝蜂涌山里去了,哪管果子熟没熟,先下手为强,但凡多犹豫一秒都是对囤粮的不尊重。
“野菜老的嫩的都摘了,和果子一起全部晒干,到时候当零嘴或者用来煮汤喝都行。”
晒干后果子和野菜的苦涩味就会消散七成,煮汤吃还是很不错的,总比到时候饿得两眼冒绿光,去剥树皮吃要强的多。
“可以买些糖回来腌着吃。”古代物质匮乏,穷人一般不会买水果吃,都是上山摘野果甜甜嘴,江一鸣毕竟是现代人,不满足于只解决温饱,会想念饭后水果啥的。
这橄榄用糖腌过后,味道也是相当不错的,想想就忍不住吸溜口水。
“糖比盐还贵,这么多橄榄,得用多少糖?”杨氏拼命摇头,还是晒干省事,腌制东西不仅要调料,还得准备罐子,忒费钱了。
“明天我会买一些糖回来,腌几罐子,娘,我爱吃糖渍橄榄。”江一鸣可耻地用了点撒娇的语气。
“那,那就腌一些。”杨氏很没原则的同意了,儿子说想吃呢。
然后一家子先把牛车上的粮食卸下来,搬进地窖藏好,放好粮食,江一鸣去看今天山上的收获。
看了才发现,霍,丰富的很,爹娘和大姐二姐背篓里全是橄榄,爷奶和六姐七姐背篓里分别装着野菜和菌菇,三姐四姐背篓里装的麻笋和竹鼠,还有一些叫不出名但能吃的野果,甚至还有一些嫩树叶。
用不了几天,山峰村的山上的植物都要被薅光了,山上的小动物们怎么办?
江老太笑孙儿杞人忧天,“愁这个干啥,小动物只是不会说话,又不是傻,这边山头没吃的,不会去别的山头找吃的?四周都是山,薅不完,根本薅不完,我们只薅能吃的,不能吃的占着大半呢。”
很多植物人不能吃,但动物能吃,所以互相没啥影响。
晚饭过后,江一鸣就让姐姐们回去,“明天大姐二姐你们四个都回家去吧,你们自己也要囤粮,家里不用操心了,我们自己能行。”
杨氏下意识想反对,接收到儿子瞥过来的警告眼神,悻悻低下头,干巴巴的笑道:“鸣哥儿说的对,几个女婿和孩子们可不能饿肚子,回去多囤点粮。”
江一鸣一脸严肃,“对,多挖几个地窖,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前世江一鸣小说看多了,脑补的也多,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做了好几手准备。
所谓侥兔三窟,家里一个地窖,后院又挖了一个,上面铺着泥,假装是菜地,后山还挖了两个地窖,以备不时之需。
他想像的是万一打起来,天灾**不知会有多少流民逃到南方来,到时流寇横行,杀人放火什么都做的出来,家里的地窖也会被掘地三尺挖出来。
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