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玄幻魔法>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二百二十七章 你才知道旱吗?旱了一夏天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七章 你才知道旱吗?旱了一夏天了!(2 / 2)

:“航拍无人机也能算在抗旱减灾物资上,让各单位都采购吧。”

“别。”郭阳说道:“嘉禾给各区县都捐赠几套,也为抗旱做一份贡献。”

不仅如此。

郭阳计划给出现了旱情的地区都捐赠航拍无人机。

推广只是顺带的,更重要的还是要减小这次旱情带来的损失。

……

“酒泉那么大,么得事别瞎转。”

这句话在天禾内部广为流传,在最近一段时间,更是被奉为了至理名言。

“热冒烟了,赶快降点雨吧!”

“靠,谁说酒泉是避暑胜地来着?”

“其实在阴凉处和晚上都还好,但阳光直晒的时候又是真的热。”

“今年天气有点反常。”

“人遭点罪,忍忍也就过去了,作物损失那可就老惨了。”

在一个员工群里,潜伏的郭阳在留意着员工们的聊天。

酒泉夏季干热,但时间较短,所以也是西北的旅游胜地,但今年明显不是。

连续30℃以上的高温,又几乎没有降雨,这时候的农业人是真的遭罪。

也是一年中人最黑的时间段。

上衣一脱,上身、胳膊、脖子、脸庞,各个部位黑得各有特色,泾渭分明。

郭阳只能再次催促余秦加快夏日套装的研发速度,来年一定要用上。

同时,也让行政对外采购本季的防晒驱蚊等用品,现场人员先一人一套,至少能有个心理安慰。

透过窗户,往日清晨还能望见祁连山上面的积雪,如今积雪也看不见了。

航拍无人机已经迅速到位。

配合天禾的技服人员,如今西北各地农业区都有航拍无人机的身影。

各种数据也汇总到了郭阳这里。

酒泉旱情还算好的。

甘、陕、宁、青、蒙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旱情。

河西部分沿山地、山旱地玉米植株枯黄,部分川区雌雄穗发育受阻。

陇中部分地方马铃薯出现叶片萎蔫和干枯,中药材长势也较差。

陕北大部及关中东北部也都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有数万农村人口,和两万多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还有些玉米直接干死了,

也有农民早早见形势不对,就把玉米苗子砍了拿去喂牛,免得干狠了不好砍。

宁省南部山区35万人出现饮水困难,近10万人靠远距离挑水度日……

这甚至一度让人想到了1929年。

那一年西北大旱,有人说是百年不遇,有人说是三百年不遇的大荒年。

直至今日,西北当地依然流传着这样一首当年的民谣。

“民国十八年,来人吃人来狗吃狗,鸦儿雀儿吃石头,老鼠饿得没法走……”

200多万人活活饿死,300多万人逃离家园,剩下的吃树皮,观音土等等。

左公柳也是在那三年里砍伐殆尽的。

但从天禾传回来的信息来看,目前大部分地区都还是好的,没有出现大面积减产和绝收。

引大入秦、桃山引水、景泰川电力提灌、各种灌溉渠道、水库等等完善的水利设施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而在这之外,膜下滴灌、干播湿出等各种技术的应用,以及品种的进步,也让农业抵御旱灾有了武器。

在宁省中卫,当大地一片焦黄时,种在碎石里的硒砂瓜,仍然有可喜的收成;

在定西,依靠着更耐旱的马铃薯品种,中北部黄土高原干旱区多数马铃薯种植户还保留着丰收希望;

在景泰干旱山区,砂石缝中也生长着一种特有的小麦――和尚头,即使干旱,依然还能保留着收成;

在春小麦区,农大培育的‘西旱1号’春小麦,也即将迎来收获;

在金昌的农场里,天玉8号全株青贮玉米展现出了极强的耐旱性;

在河西走廊,天禾耐旱的棉花、大豆、玉米,也靠着生命的本能和极少的节水滴灌,维持着不多的墒情;

在戈壁上的日光温室里,番茄、辣椒、黄瓜、茄子……果蔬王国依然丰富着人们的餐桌。

所以,这个时代即使再怎么干旱,吃的总是不缺的,还不至于让人陷入绝望。

在有限的水资源里,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一种成就。

只是还不够。

尤其是对嘉禾来说。

西北春小麦区的天麦1号面临大面积减产,旱区的天玉1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些地区的蔬菜更是损失惨重。

而且这还只是七月中旬,八月份的情况还不知道。

如果再旱下去,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只会越来越多。

郭阳回过神来。

有了无人机提供的旱情数据,对于整体的抗旱减灾是极为有利的,至少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小精灵也在这种高强度的应用中,反馈了众多的使用数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