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第五百五十七章 传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七章 传信(1 / 2)

就在赵国普天同庆之时,秦国,咸阳。  吕府,吕不韦见到来人,不由得大惊:“司马欣?”  吴驹和吕不韦关系亲密,是准翁婿,吴驹手下的人吕不韦当然也是认识一二的。  眼下司马欣忽然风尘仆仆的来到府上,令吕不韦下意识猜测是不是吴驹有什么事。  “吕相!”  司马欣简单行礼,随后将手上的信交了出去:“这封信,从邯郸来,嘱咐要亲手交到您手上。”  吕不韦接过信,将其打开,见里面密密麻麻的一堆数字,愣了一秒种才想起吴驹临行前的嘱托,从书架上找出一套大秦书斋出版的《西游记》,对照着翻译。  “你先去休息一番,吃些东西。”吕不韦对司马欣说。  司马欣颔首,退下。  翻译的速度比编写要快的多,前后不过五分钟时间,吕不韦就搞明白了这封密信的内容。  在得知吴驹在邯郸搞出了什么逆天操作后,吕不韦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为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备车,不!备马!”吕不韦说。  他将信折叠好塞进胸前,独自驾马进宫。  子楚见他来十分奇怪:“不是刚下早朝吗,怎么又来了?”  “是吴驹的一封信,臣以为有必要向您汇报。”吕不韦说。  子楚接过信,看见那一串串数字和吕不韦标注在下面的译文时便感到十分奇怪:“这是什么格式?”  “是密文。”吕不韦说。  “神神秘秘的……”子楚摇头,低头阅览起信的内容,然而眉头越看越皱起,脸色越看越凝重,直到最后忍不住说道:“你和吴驹真是把寡人蒙在鼓里了啊!”  他终于明白吴驹离开咸阳之时,他为何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现在来看何止是有些,简直就是离谱!  信中,吴驹详细说明了自己到邯郸之后,前往郭开门下,进行的一系列计划。  看得子楚和吕不韦心惊胆战。  秦国的谍报实力自然是不差的,虽然还没弄明白“互市”之计的来龙去脉,但却注意到了郭开这个突然升职,进入核心层的官员。  子楚难以想象吴驹竟然不声不响的打入敌人内部,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就连赵国正在实行的互市之计都是吴驹的手笔,李牧忽然对匈奴发起的全面反击也是吴驹间接引起的。  尽管有些夸张,但不得不说,整个赵国核心层被吴驹蒙蔽,在他的股掌之间。  明明他潜伏在敌国,却仿佛在指挥自己的国度一样!  而在写明白当下境遇后,吴驹又一一叙述了自己的完整计划。  包括,互市之计的完整内容是什么,最终目的又是什么,他目前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最终在信尾说道:“信件来往耗时,而时不待我,相比之下,报纸传递无需绕开秦赵防线,可据此传递信息,若同意计划,请在下一期《大秦报》广告页刊登寻人启事,内容如下:“寻找堂弟赵四,提供线索者可领十贯”。  吕不韦苦笑,回答子楚的话:“临行前他只说是尝试,臣也未曾想他真的会实践啊!”  子楚扶额:“这不是给寡人出难题吗?”  放下信,来回踱步,反复思考着吴驹的计划。  这个在吴驹口中被称之为“归巢”的计划堪称异想天开,互市之计这样规模的计划只是被拿来当“敲门砖”用!  但仔细想去,这计划却十分有可行性。  尤其是在形势如此焦灼的现在,似乎已是公子政归秦的唯一策略。  子楚当然是渴望嬴政归国的,无论于他自己还是于秦国都是完全有利的事,但他不得不重视这计划带来的风险——如果一不留神,会把自己的左膀右臂吴驹搭进去,这是子楚完全无法接受的!  吴驹对于秦国的意义重大,秦国能突破此前的桎梏,国力强盛到一个新的高度完全有赖于吴驹。  而在子楚设想的宏伟版图中,吴驹也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  但换角度考虑,吴驹在信中再三强调自己对计划十分有把握,而他的计划也确实很缜密,并且如果现在收手,吴驹现阶段在邯郸做的一切努力可就全部打水漂了啊……  子楚最终还是下了决定,把蒙毅从殿外叫进来:“你亲自去大秦报社一趟,将这个信息刊登上去。”  蒙毅领命而去。  子楚沉思片刻,又取纸笔来,写了一封信出来,问:“他的密信是怎么写出来的?”  吕不韦便将吴驹写密文的规则告诉了子楚。  子楚听后点头:“用《西游记》做密码本,用报纸传递消息,倒是足够保密……回头寡人让秦国的情报部门也效仿之。”  他拿来一套《西游记》,由于这密信不宜让别人看到,所以子楚和吕不韦也只能亲自翻译,虽然子楚的信没那么长,但他们却没有吴驹对《西游记》这么熟悉,前前后后用了近一刻钟才搞定。  子楚长舒一口气:“信是司马欣送来的?让他再送给吴驹吧。”  吕不韦颔首,将信收好。  子楚站在殿门前远眺天际:“希望他在赵国一切顺利吧……”  关于吴驹的事情,子楚没有告诉朝中其他臣子,只是让他们再把攻赵的计划缓一缓。  吴驹在信中言明希望得到一些支持,子楚也尽可能满足他,大手一挥,通过密令让潜伏在邯郸的情报人员无条件听从吴驹的命令,信物随信被司马欣一同带往赵国。  吕不韦也找到了当年在赵国的“老友”,那是有过命的交情的好友,并且不仅是好友,而是亲戚,昔日患难与共,这些年也常联系,值得信任。  他在一天夜里动身前往北方边关,与之密谈了些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