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城下之盟(1 / 3)

大凶!  这个卦象让所有人都麻了。  很多诸侯窃窃私语:“看来天命还是在殷商,我们要不退兵吧!”  “商王帝辛虽然很残暴,但我们没有必要纠正他,这样残暴的昏君,损害的是殷商的气运,跟我们关系又不大。”  “成汤五百多年的江山,可不是那么容易覆灭的。”  听着诸侯们的丧气话,周仁王姬文身体晃了晃,好悬没有从祭坛上掉下去。  他嘴里喃喃念叨着:“为什么,天命还在眷顾殷商?为什么...”  他本来是想要靠着占卜来提高士气,可是,结果却是背道而驰。  就在军心不稳的时候,姜子牙却跑上了祭坛,然后一脚踹翻了供奉天神的桌案,并且把周仁王占卜用的家伙给扔了出去。  他这样的举动把众人都搞蒙了,随即呵斥之声不绝于耳。  “姜子牙,你竟然敢亵渎神明。”  “滚下去!”  “来人,把这个大逆不道的人拉下去,剥皮抽筋。”  轰轰轰!  瞬间,就有几十名甲兵冲上祭坛,要处决姜子牙。  姜子牙哈哈大笑,“你们都是愚昧之人,算卦怎么能当的了真?”  “难道你们真要撤兵回去,等待商王帝辛攻下了淮夷,占领了南方,有了充足的粮草,甲兵,战车。  然后再给他十年的修养,十年生息,等到商王帝辛组建一支嫡系军队,再把你们这些诸侯一个個灭掉。  占领你们的宫殿,掠夺你们的美人,烧毁伱们的宗庙,你们才悔恨今天的选择吗?”  一旁发呆的周仁王也反应过来。  立刻给姜子牙补充道:“大凶之兆,也只是上帝天神在警示我们,要我们不能轻敌。”  “并没有说,我们一定会败!”  “现在不攻打殷商,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各位诸侯,我姬文在这里发誓,只要你们留下来跟孤一起攻打殷商,打下的疆土,咱们一起平分。”  一番安抚之后,并许诺的利益,诸侯的情绪这才平静下来。  衡量利弊之后,他们纷纷点头,接受了这个提议。  “口说无凭,必须立下盟约。”  “对,将来你们姬周夺得天下,翻脸不认账怎么办?”  “咱们必须来一个约定。”  于是,就在祭坛上,这些诸侯跟姬周立下的盟约,姬周就算夺得了天下,成为了天下共主。  也不能随意的侵占其他诸侯的领土,不能干涉其他诸侯的内政,也不能任免诸侯国内的官吏。  不仅如此,姬周还必须分配他们领土。  也就说是,诸侯国的领土,只能大不能小,他们的人口只能多不能少。  姬周就算成为天下共主,也只是名义上的,其他诸侯国仍旧保持高度自立。  对于姬周的命令,他们是看心情,心情好了,就听听。  心情不好了就不听。  也就说说,他们要不但要保持商朝末年,诸侯国割据的局面,而且从法理上,废掉了姬周天下共主的权利。  让姬周成为了诸侯盟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帝。  要知道,商朝初期,甚至是武丁时期,比较强势的时候,是可以干涉诸侯国的内政,甚至可以任免诸侯国的君主。  但,现在,姬周为了联合这些诸侯,把这些权利全部放弃了。  更为过分的是,九侯还提出了一个更为过分的要求。  “姬周既然要成为天下共主,就应该放弃商王好战残暴的执政方针。  姬周立国之后,武力不能扩展。  领土不能扩张。  姬周打下的领土,必须全部分封给诸侯国。  这样,我们才愿意跟随姬周,不然,姬周成为天下共主之后,翻脸不认人,要学商王帝辛一样。  我们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家说对不对?”  “对对对!还要再加上一条,永不加赋。”  诸侯们七嘴八舌,一条条的限制条件说出,那是越说越过分。  周仁王姬文气的浑身发抖,这种苛刻的条件,如果真的答应了,他当这个天下共主还有什么意义?  第一,商朝的财富,领土,人口,要平静分配给所有诸侯。  姬周离商朝的权利核心比较远。  那么这些领土岂不是要便宜其他人?  第二,姬周不能随便的扩展领土,打下的领土还要分封给其他诸侯。  那么姬周的领土只会越来越小,而其他诸侯的领土只会越来越大。  长此以往,姬周必然灭亡!  第三,姬周不得干涉其他诸侯的内政,也就说姬周的律法管不到其他诸侯。  但,却没有说其他诸侯不能干涉姬周的内政。  这岂不是说,姬周以后的大王,还要听这些诸侯的。  一个弄不好,就被诸侯给废了。  第四,永不加赋。  诸侯现在向殷商上供多少钱粮,以后就向姬周上供多少。  永远不能改变。  这样,诸侯随着地盘的扩展,人口的增加,财政只会越来越好,相反,姬周则是会越来越差。  这几个方面,从领土,律法,经济,军队,等方方面面,都在削弱姬周。  但周仁王姬文却不得不答应。  答应了,姬周灭掉殷商,还可以让后人去争取更多的权利。  但不答应,现在姬周就得死。  “好,孤答应!”  随即,周仁王跟四方诸侯一起歃血为盟,并且签订了一份国书。  四方诸侯非常满意,他们跟着姬周起兵反商,难道真的因为姬周仁德吗?  傻子才会相信这个理由。  成人的世界只有利益。  诸侯的世界更要看中利益。  等到诸侯们离开后,周仁王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疲惫不堪。  “这难道就是孤起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