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牧野之战1(1 / 3)

不救,阉国,辛国等五十六国,就要重新被东夷人的贵族夺回。  下一次,还需要统领重兵讨伐,可以说之前的战果付之一炬。  更可怕的不只如此,上一次攻打东夷人,是使用了计策,这种计策只能用一次,就是一头蠢驴也不会掉在同一个坑里。  因此,下一次征伐东夷,就得硬碰硬,甚至会死伤惨重。  同时,因为没有出兵拯救阉国,辛国等国,以后这些殷商的附属诸侯国就对殷商不是那么的信任。  甚至,这些蛮夷不再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  可以说,不去救的话,损失太大。  但救的话,自己的兵力只剩下了十五万,要救,最少也得派出十万,甚至于更多。  这不正是姬周想要得到的结果吗?  “大王,求求您,让殷商的福德照耀我们这些荒蛮之地!”  下面,跪着的阉国,辛国等五十六国使者不听的磕头,脑袋都砸出了血来,在殷商的大殿中,触目惊心。  显然,他们已经决定了,要是求不来救兵,他们就只能死在这里了。  反正回去越是一个死。  陈薪火起身,拔出自己的佩剑,下令道:“费仲听令!”  “臣在!”  费仲出列,红光满面,作为一个宠臣,显然已经猜到了大王想要干什么。  果然,下一刻就听陈薪火下令:“费仲,你挑选十万奴隶,救援东夷五十六国。”  “臣,领命!”  费仲兴奋无比,他竟然也可以领兵了,内政方面的事情,他已经跟商荣学的差不多了。  欠缺的就是经验,只要他能统领内政十多年,相信不会比商荣差到哪里去。  但领兵方面,却真的是一窍不通。  “大王,不可啊!”商荣急了,立刻反对。  “姬周明显就是要调走我们殷商的兵力,此刻出兵,无异于中了姬周的计策。”  可他话还没有说完,阉国,辛国等五十六国的使者,早就开始了歌功颂德。  他们声音之大,直接就把商荣的话给压了下去。  气的商荣嚷着让他们住嘴。  “老师,你看了吗,我想要把蛮夷变成殷商之民,让他们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这就是孤必须要承受的风险。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商荣被这八個字震撼,嘴里不听的念道着,再看大王时,他才感觉商王跟臣子的不同。  商王是要站在整个民族的立场考虑问题,甚至要为后人考虑。  商荣朝着陈薪火深深行礼:“臣领教了。”  这是对一个品德比自己高尚的人,必须的尊敬。  自己的学生竟然真的超越了自己,不光是从能力上,更是从品德上,这让他很是欣慰。  但商荣却话锋一转:“救援阉国等国可以,但,大王让费仲这个不同兵法战略的人领兵,是不是太过儿戏了。”  “孤也是这么觉得!”  陈薪火当然知道,不能只让费仲去,费仲的能力还是不够的。  于是他高声喊道:“来人,传大王子,传有苏氏族长。”  不一会了,身材高大的大王子殷洪就走上了大殿。  “拜见父王!”  “我儿,你总是向你的母后抱怨,说孤偏心小儿子,不疼爱你,什么事都想着武庚。”  “父王,儿臣不敢。”  殷洪赶紧否认,却被陈薪火挥手打断。  陈薪火喜欢武庚是有原因的,毕竟武庚在历史上,不管是立场,还是个人理念都跟商纣王很相似。  在商朝灭亡之后,还能想办法恢复商朝,而不像其他殷商王族一样,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  “我儿,孤这次就给你一个机会,武庚被飞廉带着去攻打淮夷,是跟着学习去的。  而伱,孤要你坐镇东夷。  孤没有立下太子,就是再考察你和武庚的能力。  孤希望你能在殷商危难之时,展现你的才能,扛起你的责任,为殷商守住好不容易夺下的疆土!”  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让大王子殷洪眼睛都红了。  他的父王不仅承若给他立功的机会,还说了他有争夺太子的机会。  “儿臣必定不负使命,为父王镇守东方!”  接着,殷洪就看到了走入大殿的有苏氏的族长。  他眼睛一眯,心中闪现过无数的念头,尤其是想到了武庚跟妲己亲近,甚至,有人还以为武庚是妲己的儿子。  而这个时候,父王找来有苏氏的族长,难道是....防备着自己?  不不不!  父王应该不会这么做。  突然,他看到了商荣给他使眼色,殷洪恍然大悟,再次跪下:“父王,儿臣从未独自领兵出征,恐怕辜负父王的重任。  儿臣听闻有苏氏英勇善战,当年也只有父王能够征服。  儿臣肯请父王把有苏氏派给孩儿,跟随儿臣一起东征。”  有苏氏的族长也跪下,表态道:“有苏氏永远忠于殷商,愿意为大王效死!”  陈薪火点点头,贵族,没有啥子。  起码这个便宜儿子殷洪,以及有苏氏都很聪明。  “好,那就由我儿跟费仲,以及有苏氏一起,镇压的东夷,你们挑选兵卒,即刻出发!”  “儿臣领命!”  “臣领命!”  费仲虽然有点失望,但很快就掩饰了心中的不甘,笑呵呵的跟着大王子走了。  三天后。  十万大军出发,他们并没有带走大量的战车,基本上都是以步兵为主。  车兵是陈薪火特意让留下的。  陈薪火站在朝歌的高达城墙上,看着远去的十万大军,又看向了姬周的方向,嘴里念叨着:该来了吧!  .....  “好!”  星河之上。  三个水晶人拍手叫好。  姬周和殷商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