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的一个清晨,晨雾淡淡如烟。
丹城城墙上,正是两队士卒交接的时刻。
“快看!”一名守卫了半夜的士卒手指着东方,脸上满是惊恐,打着哈欠的嘴巴兀自大张。
同伴循声望去,这一望顿时冷汗涔涔,只见东、南两个方向上是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楚军。
他惊恐道:“是楚军!楚军来攻城了!快报告将军!”说完,他掏出腰间的号角,鼓起劲吹了起来。
“呜~~~”
“呜~~~”
“呜~~~”
盏茶功夫间魏章来到了城门楼上,面色凝重地看着四五里外军容肃整的楚军大阵。
整个秦国从上到下都失策了!什么封君荣耀之战,什么南方作战失利,自始至终楚国的目标就只有一个,丹阳!
他们瞒过了天下人!
魏章面色铁青,呼吸沉重。楚军已然兵临城下,问题十分严重,他心念急转,思索对策。
丹阳不能丢,起码不能在他手中丢掉,否则以他魏国降将的身份,想要在秦国立足下去,太难了!
想到这里,魏章转身对身边的副将吩咐道:“分别向咸阳、武关急报:楚十万大军攻丹阳,请速支援!”
其实魏章并不知道楚军数量,从楚军阵型上看也不足十万。但他敢断定,楚军若要攻丹阳,至少要准备十万人才行。
突然,他想到了只有两千人把守的析城。魏章咬咬牙吩咐道:“弃守析城,誓死保卫丹城!”
说完他望着析城的方向,心道:“希望来得及吧!”
两万八千秦军已经有一半上了城墙,虽然人数不多,好在魏章一直未属于防范,城墙上一直备着石料、圆木以及弓箭等守城器械。
楚军阵中也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果毅都尉们招呼着各自兵府的士卒,向着指定的地点集合,云梯等攻城器械也运到了最前线。
中军。
田忌、孙膑、景翠、昭滑、魏荣正在做战前最后的定策。
景翠眼睛通红得紧盯着丹城,呼吸有些急促。
田忌望了他一眼问昭滑道,:“析城那边战况如何?”
“快了!”
田忌点头道:“析城只有两三千守军,公子飞在王卫军多年,追随威王征战多年,又是率一郡之府兵,半日破城理应不难。但我们不等他了,君山!”
景翠仿似没有听到。
昭滑脸色微变,胳膊肘赶紧捅了景翠一下。景翠吃疼之下很快回过神来,赶紧向田忌请罪:“适才末将走神,请上柱国责罚!”
田忌也了解景翠的心情,便也没有责怪他,“今日攻城,东海卫为先锋,你可有异议?”
先锋攻城景翠求之不得,他高声回道:“此次收复丹阳,我景氏一族全民皆兵,景翠抱必死之心,誓夺丹城,光复丹阳!”
“甚好!”田忌拍手称赞,“只是你身为卫将军,统领数万大军,切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以身犯险,你可明白?”
“末将谨记!”
“好了,去准备吧,午后攻城!”
景翠、昭滑、公子飞领命准备去了,大帐内只剩下田忌与孙膑。
田忌看看孙膑略显苍白的脸色,关切地问道:“伯灵身体如何?”
孙膑微笑着摇摇头,“无碍!”
田忌叹道:“收复丹阳,攻克无关,是大王既定谋略。此战之结果,直接影响楚、秦攻防大势,对于后续攻略巴蜀亦十分重要。你我合作多年,这等大战,若无伯灵相佐,我必忧心呐!只是...行军打仗难免舟车劳顿,伯灵你身子骨弱,不免要多吃些苦头。我这心里头...”
田忌说着便眼角含泪。
孙膑亦是唏嘘一声,“子期何须如此感怀!你我因桂陵、马陵名震天下,纵然逃亡楚国,威王亦以上卿之礼待君,大王更是天纵奇才,胸怀伟志。如今你我将再次震动天下,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只是你的身体...”
“我之心在隐居云梦泽之时便已死去,是大王让我重获新生,是以,我早已准备好为大王之霸业抛却这残躯,如今正当时!“
“伯灵你...”田忌颤声道,“唉,我不如你!”
午后,秋日朗朗。楚齐两军几乎同时收到了析城的战报,没有任何意外。面对数万楚军的猛攻,加之城内居民的扰乱与策应,守军只坚持了不到两个时辰,楚军便破成而入。秦军死伤过半,其余数百人便做了俘虏。
魏章其实对这个战果毫不意外,只是城内的策应让他有些忧心。丹城原本是景氏核心之地,城内居民多少与其有些关联,这两年虽然秦军并未苛待他们,却难免有一些人心怀故主。若不小心提防,必有有心人效仿析城。只是如此一来,他就要分出部分兵力以应对城内,保证城内安稳。
而他身后的武关...魏章实在是没有把握武关主将公子豹能否增援丹城,因为武关定然也向函谷关派了兵。他反思再三,以为放弃丹城、退守武关恐怕是最稳妥的办法。但是他却不敢主动提这个办法,守或撤,他要等秦王的昭令。
就在这时,副将匆匆来报:“将军,楚军开始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