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民哥,你说我要买的什么好呢?”
文婧念叨一个晚上了,刘学民说了很多遍。
他还是耐心的劝道:“文婧啊,你是不知道回去的路有多艰辛,咱们尽量少拿东西吧,我是坐车坐怕了。就带点山城的腊肠腊肉就行,那玩意也不怕坏,刚好越往北走天气越冷。其他的到家在买就可以。”
文婧还是摇着脑袋死活不同意,她对于跟刘学民回家过年的事重视到快要魔怔的程度。
“学民哥,我第一次去,得给叔叔阿姨留个好印象,你这也不让带,那也不让带的,我去了他们不喜欢我怎么办。”
“你不是什么事都听我的吗?”刘学民使出杀手锏。
“嗯?是啊,但是这事说什么也不能听你的。”
文婧继续倔强,搞得刘学民脑仁生疼。
“我”
文婧的手适时的将他的嘴堵住,他能闻到文婧手上传来的淡淡的清香。
“学民哥,你能不能不说话了,让我自己盘算盘算?”
“好好好,你自己盘算吧,我去洗澡。”
刘学民真的不能再跟文婧继续掰扯下去,在这样下去他要发火了,文婧也带着一丝生气,虽然两个人一直没拌过嘴,但是跟李淑贤三年的时间,他真的学会了克制自己,吵架不但伤身体,还影响两个人的感情。
擦着头出来的时候文婧还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凑过去看了一眼,好家伙写了满满一页纸:
阿姨一套衣服,皮鞋,叔叔一套衣服皮鞋,姐姐一套衣服鞋子,小侄子一套衣服鞋子,玩具;
腊肠五斤,腊肉五斤,腊排骨五斤,腊鸭两只,腊老鼠的上面画了叉;
牛肉,米花糖,桃片;
广柑、柚子、酒
看到刘学民出来她赶忙招呼:“来来来,学民哥,你帮我想想看看我还有什么没想到的。”
刘学民瞪圆了眼睛惊讶的说道:“大姐,你准备去我家开超市吗?”
文婧嘟着嘴:“没有啊,我开什么超市,这都是给叔叔阿姨带的东西啊。”
“好吧,你想的很周到。”
文婧听出他言语带着怪里怪气,于是怒视着他:“学民哥,你干嘛?”
刘学民看到文婧眼里的光正一点一点的放大,就知道自己的话真的伤着文婧的心了,他确实考虑到回程的艰难,忽略了文婧的一片心意。
他轻轻的给了自己一巴掌后将文婧抱在怀里:“好了,好了,我说错了,不哭,不哭。”
不说还好,话音还未落,文婧“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我这不都都是为你吗?你怎么就不明白。呜呜呜”
“好了好了,我错了,我不该说你,买买买,全都买,不可了行不。”
文婧抽泣着抬头:“真都买?”
刘学民点头:“都买,都买。无论如何我都想办法带走。你能不哭了吗,你一哭我这心都碎了。”
文婧眼泪汪汪的嘟着嘴:“学民哥,这可是你说的,拉钩。”
刘学民舔舔嘴唇有点点头:“怎么跟小孩子似的,还拉钩。”
“就拉钩。”
“好好,拉钩。”
他给文婧擦了眼泪:“好了,不哭了,拉钩了,一百年不许变了。满意了吧。”
“哼!”文婧破涕为笑推开门上了床。
刘学民无奈的关上门。
这两天生意依旧忙碌,临近年关了,上街的人增多了不少,大家都在为过年做着准备。
刘学民其实不喜欢这边的年,因为年味不浓。
不像北方,刚进入腊月二十,年味就已经非常浓了。
街面上到处是商贩,卖水果的,卖干货的,杀羊杀牛好不热闹。
对联挂钱灯笼红彤彤的布满一整条街。
时不时的还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到腊月二十三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鞭炮声响成一片,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菜也是特别的丰盛,鸡鸭鱼必不可少。
在农村杀猪算是一道特色节目,你家杀完,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的全去帮忙,胡吃海塞酒喝的天昏地暗,第二天换他家,如此反复。
腊月二十八九开始贴对联,家家户户红彤彤的特别的喜人,孩子们拿着鞭炮,二踢脚到处的放,撒欢的追着喊着玩。
这边虽然也挺热闹,总是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等待这么多天,终于是等到了陈晨的电话,不过刘学民还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陈晨没有意外,他能想到这次事情后,不去上班的人应该很多。简单的勉励几句两人就挂了电话。
刘学民有些感慨,这是自己第一份做这么长时间的工作,说没有感情,那肯定是不能的,要说感情有多深,好像也没有那么深。
没有留恋的事,也没有啥留恋的人,主要是最重要的人在厨房里面煮米线呢。
要说收获也是不少,第一个就是从这里他找到了可爱的文婧,第二个是从这里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同时也收获了心惊胆战,至少现在想起的时候都有些提心吊胆。
虽然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再次见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