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翻看了不少的报纸,报纸上有专门房屋出租的板块。
文婧在家还是认真的将一部分觉得合适的圈了起来。
“打过电话没有?”刘学民问。
文婧摇摇头,苦着脸说:“我不知道怎么说呀。”
刘学民拿起手机按了一组号码拨通过去。
双方简单的沟通下,刘学民摇着头挂掉电话。
“怎么说?”文婧期盼的望着刘学民。
刘学民在上面画了个叉:“房租太贵了。”
他不耐其烦的继续拨通电话,每当挂了电话之后刘学民就在上面做上标注,要么是因为房租太贵,要么是地段太过偏僻,一时半会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
刘学民略微有些疲惫放下电话,文婧则绕道他身后,给他按摩。
他歪着脖子很享受的指挥着文婧:“嗯,用点力。嗯舒服。”
“学民哥,找房子怎么这么难。”
刘学民回头瞅了瞅她,笑着说道:“你以为做生意都是那么简单啊,要是简单的话不都做生意了吗,谁还出去给人打工。”
休息片刻的刘学民继续打电话。
这通电话倒是让自己来了兴趣。
原因无他,大厅的地址正好在自己原来租房的对面,他一想那片自己熟悉啊,跟房东约了时间,结果房东说随时都可以。
他看了看时间,才晚上8点多,干脆约好一会见面。
当两个人来到说的位置的时候,房东正站在门口眺望。
直到两人向他走来,他才往前走了两步,试探的问:“是你们打的电话说要租房子吗?”
刘学民上前跟房东握手:“是啊,大叔。”
他赶忙招手:“来来来,快屋里。”
此时的厅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了,只是在角落里有一堆垃圾。
据葛大叔介绍。他原来是做窗帘生意的,儿子在杭州上的大学,毕业一直在那边打拼,现在也在杭州安了家,家里这边就剩葛大叔一个人,儿子不放心他自己在这边,非的让老人过去。
这不葛大叔便开始处理自己的生意,能卖的卖,不能卖的就送人了,才算把屋子收拾出来。
屋子里也没有凳子啥的,几个人便站着聊天。
葛大叔就问:“小伙子看你们挺年轻啊,准备做什么生意啊。”
刘学民直截了当的回道:“想开个米线店。”
葛大叔点点头:“嗯,开个米线店挺不错的。你也看到了,我这个厅虽然是在阴面,但是毕竟是临街,往北就是步行街,南边是菜市场,周边小区比较多,人流量是非常不错的。”
房子其实也不用看了,六十多个平方,整体还算干净,开个米线店完全够用。地理位置不说多好,也是相当的不错。
“大叔,房租多少钱?”
“嗯,行情的话想必你们也了解过,我这房子虽然旧了点,但也算是旺铺。一年三万块,你们看行不行?”
俩人对视一眼,文婧其实没有概念,只是单纯的望着他。
“大叔,价钱还能不能商量。平米毕竟是小了一些。”
葛大叔摇头:“说实话,来看的不止你们一家,这个价格是没办法在让的了。你们要是觉得行,咱们就定下来,要是不行,你们在看看。”
刘学民思考了片刻,见葛大叔没有一丝的退让,估计也就是这个价格了。于是就拍板决定了:“行,大叔,那就定下来了。合同啥的大叔带了没?”
葛大叔还真是带着合同,他将自己的房产证拿出来与合同一同递过来:“还是年轻人痛快,这房子是我的,没有转手他人,你可以放心使用,另外水电什么的我已经结到这个月底。你们从下个月再交水电就行。”
刘学民竖起大拇指:“还是大叔敞亮。那我是占大叔的便宜了。”
葛大叔嘿嘿一乐:“什么占不占便宜的,好好看看合同。”
俩人抱着合同看了半天,没啥问题便签了字。
去银行给葛大叔打了钱,将转账收据留在手里,算是大功告成。
葛大叔欢天喜地的回家了。
两人并肩而立,静静地站在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央,目光好奇而又兴奋地四处打量着。
“学民哥,这以后可就是咱们的啦!”文婧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春日里婉转啼鸣的黄鹂鸟一般。
“嗯。来,文婧,你快看看呀。”刘学民面带微笑,一边说着话,一边抬脚朝着大厅内部走去。
走进之后,他指着一个角落说道:“这里就是厨房啦。我觉得可以把集成厨灶放在这儿,这样做饭的时候会方便很多。还有这边,可以弄个水池,洗东西什么的都比较顺手。再看这里,咱们隔出一间小小的储物间用来存放杂物,节省空间还能让厨房显得更整洁……”
就这样,刘学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详细描述着自己对于整个店面布局的构想和规划。
“那这里呢?”文婧听得入神,时不时插话提问,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这里嘛,可以放上一台恒温柜,用来保存一些需要特定温度条件的食材或者物品。然后那边……”刘学民用手指在空中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