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军听了女儿的话,微微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转头看向妻子月华说道:“月华啊,等会儿你帮我向厂里请个假。我一会去借个自行车,打算回一趟乡下。
看看家里有没有多余的鸡蛋。乡下的价格肯定比县城便宜不少呢。而且前阵子该忙,也好久没回去看望爹娘了,”说完,沈建军轻轻地叹了口气。
苏月华点头答应“那你注意安全,家里还有两罐麦乳精和两罐罐头都是上次我大嫂让瑶瑶拿回来的,给爹娘一样拿一罐回去,在买点水果和糖”沈建军目光柔和地看着,妻子给爹娘准备的东西,说“辛苦你了,月华,”苏月华笑着说“不辛苦,爹娘对我也很好,孝敬他们是应该的”。
“爸,我想爷爷奶奶了,我也要回去”,沈梦瑶和沈明泽一人一边扯着沈建军的袖子撒娇道,“好好好,都去,你们快收拾收拾吧,咱们准备出发了”,沈建军笑道。沈建军骑着自行车,前面横梁上坐着小儿子沈明泽,后面坐着女儿沈梦瑶。
一路上小弟沈明泽兴奋地叽叽喳喳,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村子口,大婶们在村口大树下坐着聊家常,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树下的大婶们看见沈建军回来,热情招呼“建军啊,回来看你爹娘,可真孝顺啊,”旁边一长相刻薄吊梢眼的大妈阴阳怪气的说“呦,建军这是挣大钱啦,都买自行车了”。嗯呢,回来看看我爹娘,呵呵,婶子说笑了,自行车是借的,我哪有钱买啊,我先走啦”。说着就赶紧骑着自行车走了。沈梦瑶坐在后面看着爸爸落荒而逃的样子,捂嘴偷笑。
走进家门,老两口看到老儿子回来笑得合不拢嘴。沈建军拿出带来的东西,爹娘直说浪费钱,买这个干嘛。沈梦瑶扑到奶奶身边,甜甜地说着想念的话。
沈建军见屋里除了老两口没别人问道“爹娘,大哥和大嫂呢,没在家啊”。“他们上地了,一会就回来了”王秀梅边招呼儿子坐下边说道。
爷爷沈国强,奶奶王秀梅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沈建平,妻子田桂英生了两男一女;老二沈建勇,妻子刘玉兰生了两男两女;老三就是沈建军,妻子苏月华生了一男一女。在三个儿子都结婚后就分家了,现在老两口跟老大生活在一起。老二家就在老宅旁边圈的宅地基,一墙之隔。
中午,老大沈建平和妻子田桂英从地里干活回来,二哥沈建勇和二嫂刘玉兰听说沈建军回来了,拿些吃的带着孩子从隔壁过来,刘玉兰放下东西跟田桂英去厨房做饭,吃饭的时候,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农家菜。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大人们坐在屋里,老大沈建平问道“三弟,你怎么突然回来,有什么事吗。”
“大哥,二哥我想问问你们两家现在有多少鸡蛋。”
“鸡蛋?”
“那得问你大嫂二嫂了”。
“桂英,咱家现在有多少鸡蛋”。
田桂英想了一下“现在能有个五六十个吧,家里没养太多鸡就四只,三弟你需要多少鸡蛋啊?”
沈建勇也看向刘玉兰,刘玉兰豪爽的说“家里能有六七十吧,也没养几只鸡,三弟你需要,我这就去给你拿来。”
“哎,大嫂二嫂,你们先别着急,是这么个事,瑶瑶之前在书上看到一道美食,说能做出来,我和她妈都不信,没想到还真做出来了,特别好吃,瑶瑶想尝试看能不能卖出去,结果全卖完了”沈建军得意的说道。
老二沈建勇担忧道“三弟,这是投机倒把,不能被抓吧”。
“二哥,你不用担心,现在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现在摆摊都没那么紧张了,有不少小贩在街道旁摆摊呢”沈建军笑道。
“哟,那瑶瑶这孩子可真聪明啊,”大哥沈建平夸赞道。
“是啊,所以我们想多做一些拿去卖,但是鸡蛋不够,寻思大哥和二哥家应该有鸡蛋,卖给我们。”沈建军笑着看向田桂英。
田桂英忙摆手,“三弟,说啥卖不卖的,都是自家人,这些鸡蛋你们尽管拿去用就是了。”二嫂刘玉兰也忙跟着点头附和。
沈建军连忙摇头,“大嫂二嫂,这可不行,一码归一码,咱们虽是一家人,但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不然以后这生意还咋做下去呢。”
沈国强和王秀梅看着这温馨和睦的情景,心里很是自豪,出声道“建军说的对,老大老二家的,去看看有多少鸡蛋”。大家听了这话,也就不再坚持。
数完,沈建平家65个,沈建勇家77个(一斤≈8个)。
“大哥二哥,咱们称一下,然后一块五一斤,这个价格怎么样”。沈建平挠挠头,“三弟,这也太贵了,你就一块钱就行,我们平时拿去换东西,折合下来就算一块钱,还需要自己送去,破损都算自己的,这样我们也还觉得赚到了”。
沈建勇也附和着点头“是啊,三弟,这价格太照顾我们了。”沈建军却认真地说:“大哥二哥,这价格公道着呢。现在物价慢慢涨起来了,而且咱这也是要做生意赚钱的。”
沈建平与沈建勇对视一眼,便笑着说道:“这次就这样,一块钱,我们也赚了,再不行,不卖给你了。”沈建军也笑着说“行,谢谢大哥,二哥”,然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