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红楼之天命让我当皇帝> 第七十九章 观海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九章 观海潮(1 / 2)

这几天的时间,贾家似乎没有察觉到什么一样,贾政依旧是在整治着税收问题。  值得一说的是,这次确实逼反了一部分人。  不过有着江南大营在手,且贾琥的先锋营也尽皆在此,这些人并没有翻出什么水花。  因为税收而逼人造反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在这之后就是更为恐怖的清洗。  贾政是真正的开了大眼儿,光是缴获的银子就已经赶上了国朝三年的税收。  这江南的富裕属实让贾政麻了。  于此同时,宫中派遣的两位内相也是因为张勋一的死而导致线索中断。  在没有天子授意的前提下,他们也不敢将贾家卷入废太子余孽案之中。  而此时,贾琥秘密派遣入京的亲兵则是拿着天子的亲笔信回来了。  信上只是御笔亲提了十个红字:彻查废太子余孽谋逆案。  这封信,让贾赦和贾政同时松了一口气,这说明皇帝已经将贾家从废太子余党的名单中划去了。  当然了,天子这么信任贾琥,也和贾琥寄送过去的私信有关。  贾琥隐晦的表示在抄家的过程中帮天子存储了一些银子,已经和从张勋一家中抄走的赃物从水师大营走京杭运河秘密押解入京了。  怎么和皇上搞好关系、当然是要学会投其所好了。  送礼是一项专业技能,有人喜欢艺术珍品,有人喜欢美人儿。  而天子什么都喜欢。  且说,在有了天子背书之后,贾琥也不再犹豫,直接将戴权给请了过来。  此时,薛家。  “内相,张勋一招了多少,寒山寺和废太子余孽有什么关系?”  贾琥开门见山的问道。  而戴权脸色则是变得尴尬起来:“小贾将军,那张勋一已经服毒自尽了!”  他可不会说张勋一是被混入监狱中的刺客给刺杀的。  这件事要是被皇帝知道,他和南直隶的绣衣卫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而贾赦则是冷着脸说:“那这样说、线索全部都断了?”  戴权则是故作镇定的说:“没有,线索就在寒山寺之中。经过南直隶绣衣卫的调查,这张勋一每年的时候都会去那与主持和尚释空和尚论禅。”  “结合贾大人查抄出的账本,可以晓得这寒山寺之中必然窝藏着和废太子相关的逆贼!”  这个称呼让贾赦的脸皮狠狠一抽,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废太子的陪读。  而贾琥则是起身说:“都这个时候了,那我就先带人围了寒山寺在慢慢搜查!”  说罢,贾琥连夜去了江南大营点了兵,去了姑苏城中将寒山寺围住。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什么都没有查到,在张勋一出事的时候就已经说明打草惊蛇了。  不过贾赦却认出了释空和尚的身份,正是昔日废太子手下的重要幕僚张士海。  也是借着这個由头,贾琥将寒山寺查抄,但诡异的是那些富户所捐赠的银子已经全部消失不见,只查抄出了现银二十万两。  随后贾琥发现猫腻儿处,却是寺庙之中的佛像已经全部换成了实心的金佛。  这上面的石层不过是障眼法罢了,这让贾琥断定这寒山寺必然是废太子余孽存储物资的地方。  寺庙中的黄金佛像全部被查抄没收,而寺庙之中的和尚也是全部被抓捕。  未来,寺庙中的和尚会再从各地补充。  之后又过了几天,就算是将整个江南翻了一个底朝天,都没有发现丝毫有用的线索。  这个问题又绕了回去,贾琥忽然想到了还有另一条线索。  那就是南直隶刑部去秦淮河大扫荡,可惜当回过神来的时候,南直隶的刑部尚书已经“自杀”了。  而被拘捕的老鸨也全被杀害。  事情变得诡异起来。  在八百里加急的情报传入京中之后。  彰武帝思量一二,认为现在江南已经被清洗的差不多了,再继续下去必然会酿成大祸。而后立刻下诏书让贾琥和贾政回京。  至于废太子余孽一案,将相关线索交给绣衣卫都指挥使陆泉负责。  当然了,最主要的就是,彰武帝没想到贾政的性格竟然这么刚。现在整个江南不论官商全都哀嚎一片,因为偷税漏税加谋反的事儿,南直隶衙门一下空了大半儿。  却是该抄家的抄家,该下牢的下牢。  有着贾琥的大军和钦差这个职位在,贾政是谁的面子都不给,主打的就是一个恪守尽职。  在江南的这段时间,八大盐商一共倒台了七家,只有沐家因为贾珠的关系才逃过一劫。就算这样也几乎将家财全部散尽方才将罚的税捐捕上。  贾政这个人脑子也是相当轴,对于偷税的事儿谁来求情也没用。就算是庸王的面子都不给,若非有夏守忠相劝,估计贾政都敢持着尚方宝剑斩了太上皇的亲弟弟。  这让庸王大骂不已,发誓必然要让贾家付出代价。  除了得罪了庸王,贾政还把淮王得罪了。  现任淮王乃是天子的堂弟,储君忠义亲王的哥哥。  淮王也在私下经营着食盐生意,并且还搞海外走私,结果就是所得赃款被贾政抄了一个底儿朝天,淮王对此敢怒不敢言。  不过因为贾政这误打误撞,此时整个江南官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各知府、县令,有七层都被逮捕,就算是废太子有什么布局,现在也是做不得数。  当然,贾政也慧眼发现了一位真正的英才,即余杭下属钱塘县令范仲淹。  其为林如海的同年,这些年一直担任七品的县令之职。  其清廉被贾政所欣赏,表示愿意为其举荐。  与此同时,一个名为柳永的少年,也是为这位范知县写了一首赞词,名为《观海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