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觉睡到第二天下午,这马奶酒劲儿真大,整个苏木大多数人都直接在篝火附近睡着了,这就是豪放的蒙古族,他们以后可以大胆的在这方土地生活放牧,这也是一种胜利后的放松。
白盟耀给我们拿了一些解酒药,喝下后头疼的慢一点了,车里的油加满了,包书记没忘把后备箱的油箱也给加满了。
出发不一定在清晨,告别也不一定非要挥手,我们四人简单收拾好,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心照不宣的沿着旁边的小路继续往东北进发,下一个目的地莲花图庙。
晚上五六点钟,我们已经上了直通兴安盟的主路,许萍给我们手绘了前往莲花庙的地图,这女娃心细如发,她照着苏木支部的内蒙古地图和他手里的中国地图,拼接着给我们画出了内蒙及东三省的交通路线图,有了这张图我们肯定不会再跑错路了。
第二天下午,我们就到了兴安盟科尔沁一座山脚下的莲花庙,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夕阳下,远远望去,庙宇的建筑屋顶飞檐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红色的墙壁庄重而肃穆,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走近细看,那精美的木雕门窗,纹理细腻,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庙宇的大门高大而厚重,铜环锈迹斑驳,一排排金色的转经筒环绕着庙宇,经筒上刻满了经文,信徒们带着虔诚与期许轻轻转动经筒,一派安静祥和。整个庙宁静而庄严,仿佛一位历经风雨的智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由于时间太晚,我们找了一家牧民借宿一宿。第二天跟着牧民转着经筒,来到大经堂,就相当于我们汉族寺庙里的大雄宝殿。有十几个喇嘛在念经做功课,一直等到十点多,僧人们才完成功课,陆续出来。
我们四个进去后烧了一炷香,里面有一位收拾坐垫的僧人,我们走过去,他双手合十,我们也起手还礼,白盟耀先开口:“佛爷,这庙如此宏大,咋僧众这么少?”
喇嘛笑着答道:“哈哈哈,现在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当和尚的父母少了。”
我心想是啊,现在都在大生产,人对神佛的迷信程度大大降低了,后面可能会更少。白盟耀接着说:“我们是中央民族学院的学生,从北京来这边研究我们蒙古喇嘛庙的唱诵艺术。”
我想:老白啊,你可真能诌,一会儿人家要看你学生证、介绍信,我看你咋弄。
没想到这位佛爷并没有怀疑,听到这话感觉很高兴,他说:“好啊,北京、中央也重视我们了,你们稍等一下,我收拾好了,一会儿带你去见堪布(就是我们汉族庙里的住持),如果他同意我再带你去见我们的经师。”
我们相视一笑,没想到这么容易,白盟耀的历史文化知识我是知道的,没想到他对蒙古喇嘛教也这么熟悉,这个交涉任务还是由他牵头负责吧。
堪布住在一间很大的房间里,没进门就闻到满屋子的酥油香,沿墙摆了十几张大方桌,桌子上都摆满了酥油花雕塑、唐卡还有一些彩色的壁画,看来这位老堪布艺术造诣很深啊。
老堪布见我们进来笑着说:“觉心说了你们的来意,我们愿意把佛法发扬光大,你们具体想研究点什么?”
白盟耀说:“《甘珠尔》《丹珠尔》《伊特格勒》《毕力格巴日米德》这些我们在西藏、青海已经研究过了,我们想学一下莲花图庙独有的经文。”
我、东子和杜鹏只是满脸堆笑的应和着,因为我们确实一句话也说不上,多亏白盟耀这次跟着,要不然我们今天就摆到这里了。
堪布说:&39;看来你们已经研究了很多了,那就在这里住下,我让我们的经师配合你们的研究。”
从堪布房间里出来,一名被称为管家的喇嘛带着我们去住处。听说这座庙里现在只有不到三十位喇嘛,但是看着庙的规模可以住二三百人。
杜鹏拿出二百块钱,双手捧上,说:“佛爷,我代表学校捐献给寺庙的。”
管家却不用手接,说道:“你们明天把供养押到大经堂的香炉下,也不用说啥,神佛都知道。“
说完带我们到一个远离大经堂的小院子里,这个院子里有七八间房子,就我们四人住,说完转身走了。
第二天早上,一个十几岁的小喇嘛提着一篮子食物到我们院子,里面是一壶酥油茶,还有糌粑和蒸洋芋,我们感谢恩赐,他一直站在那里,他不会说普通话,只是好奇的看着我们吃,我们吃完他就提着篮子笑着走开了。
十一点多我们被带到了经师的房间,经师法号祥光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喇嘛,他说话嗓音洪亮,感觉人也很开朗,并没有老堪布和其他喇嘛的死板,他给我们简要说了一下这些经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赞美神灵、宣扬真善美等。当然还是白盟耀主要负责对话,我们几个假装拿着小本在记录,我看到东子在本子上画着圆圈,真是难为这孩子了。
聊了半天得出一个结论:莲花庙有自己的经文《仁波切颂歌》,是每位入门弟子必学的基础课,问题是全是蒙文,而且在堪布那里存着,大家能看到的只有一部分。祥光说《仁波切颂歌》总共有108卷,共1161篇原文,现在留在他这里可以供人学习诵读的只有不到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