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武艺高强、英雄无敌,原来只是山沟里的小土鸡、井底里的癞蛤蟆而已,真是太丢人了。想到这,心里的傲气顿时消了。热血青年冯贤一边自怨自艾,一边思考着怎么能再次见到老猿。
第二天,冯贤一大早就来到山上,打算演练一下昨天记得的招式,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原来神猴早已经在山上等他。冯贤恭恭敬敬的把棍子奉上白猿便将昨日的招法又舞了一遍,只是速度慢了不少,明显是有意教他,白猿依然是耍完招法就走,留下冯贤自己在那里消化琢磨。
如此数月,一个教,一个学,冯贤终于学会了这二十八式招法,而感觉最明显的便是林俊了,明显觉得冯贤的身手一天比一天高明。
冯贤逐渐领悟到了这套招法的精髓,所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可参禅悟道,就看习练者的根基与悟性。这一日,白猿在教完冯贤后没有走,而是把棍递给了他,努努嘴,冯贤会意,拿起棍子使了起来,刹时间山林为之震动,风云为之色变,至此,在一旁仔细观察的白猿微微点头,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意,欢快的叫了一声,化作一道白光冲天而去。冯贤望着白猿消失的方向,呆了半晌,突然想起因为白猿不会说话,这套招法也不知叫什么名字,觉得甚为可惜。
“或者,我回去问问老仙长,让仙长给这招法赐个名字才好。”想到这,冯贤兴冲冲地回到道观,一一二二报知老道士,并且在道观门口演练了一遍给老道士看。
“无量天尊,这便是你之缘法了,此套招法乃你持《春秋》进山苦读所得,而招式之妙,配长刀更为合适。不如就叫《春秋刀法》吧。习此刀法读春秋,更有相辅相承之妙啊。”
冯贤欣然谢过,此后,冯贤大部份时间都在静静地观读《春秋》。而林俊则是大部份时间都是去山林打猎,刚开始,只靠手中长棍,把附近山林的猛兽都差不多猎光了,后来发现要进山走太远实在太耗时,又开始打起了林中飞禽的主意来,很原始的用小石子打飞禽,又这样过了几个月,端的被他练出一手打飞石的手法出来。基本上也是十拿九稳。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时间不知不觉便到了一年之中的清明冯茂夫妇合计着回乡祭祖。两人便叫来林俊和冯贤,正准备找老道士商量商量,但这老道士依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地失踪了。林俊看了看空荡荡的静室,心细的他发现原来冯贤原来挖下的那两只怪蟒的角也不见了,但是老道失踪是常事,常常到外面去云游访友,短则天,长则个月,当下心中虽有狐疑,但也不以为意。最后,四人决定还是决定由冯贤回家。林俊陪着走一趟,而冯茂夫妇则留守道观,静候老道的归来。
林俊与冯茂走出庙前,冯茂夫妇提着包裹,反复叮嘱二人一路上休要惹事,路上要注意安全。
晨曦中,道观门口的牌匾,“浮云观”三字笔走龙蛇熠熠生辉,冯茂夫妇刚反复叮咛冯贤望着几人依依惜别的场影,不由得心里一酸,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出远门打工,父母煮好了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塞进自己的背包,在村口依依不舍相送的样子,几滴晶莹几乎夺目而出,不由得把头一抬,把手一挥,“大哥大嫂,我们出发了”道罢,夺过包裹拉着冯贤的手,强忍眼眶泪水,转身大步流星地向前奔去
两人一路前行,穿过了茂密的森林,越过了险峻的山峰,跨过了湍急的河流。两人晓行夜宿,一路所见,大部份的人都是面黄肌瘦。
终于,他们来到了目的地,冯贤的老家乡解良县冯家村。冯贤看着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去年自己因打伤人在外流亡一年多的时间,而自已家中门口的小院历时一年,却早已是荒草萋萋,一把锈迹斑驳的铁锁正挂在门上。冯贤看着满院的荒草,与门上的铁锁,百感交集,一时间,不觉痴了。正可谓:
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覆干苔。
枯草无名侵满院,辛酸入喉泪满腮。
忆及当年高堂在,灶头锅台暖胸怀。
如今只影故乡外,无人倾诉愁苦哀。
异乡漂泊方一载,重归故里似客来。
门后空留教子棍,双亲难再拥入怀。
时光流逝痕犹在,欢笑温暖化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