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123章 洪武三十一年,钱塘于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洪武三十一年,钱塘于家(1 / 2)

偏殿,老朱看着杨轩。

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此刻的心情。

本以为杨轩前面说的办法已经够好了,没想到他又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见老朱只看着自己不说话,杨轩以为老朱让自己继续说。

他在心里组织了一下措辞,便道:“陛下,若此项政策实施下去,那么对于平衡南北方的文道差距,具有极大的作用。”

“因为每个省份固定的录取名额,像江浙等地的科举大省,竞争难度,将会直线上升。”

“如此一来,很多人南迁之人将会想办法将户籍迁回北方。”

“针对此种行为,我们也可以颁布相应的政策。”

“比如,三代以内南迁的,可以迁回北方。”

“因为南迁时间短,他们的乡土之情还是很深的。”

“若是三代以上,恐怕乡土之情已经很淡了,最近一两代,已然成为了土生土长的南方人。”

说完,杨轩停了下来,静静等待着老朱的评价。

过了好一会儿,老朱一拍大腿,大声叫好。

“杨轩,咱果然没看错你。”

随后,老朱又和杨轩就科举的一些政策进行了商讨。

次日,老朱颁布了进行恩科北场的圣旨。

圣旨到达北方各省之后,当地官员出钱出力,就算是绑也要把本省的学子给送到京城参加恩科。

他们可是知道此次恩科老朱有多生气,谁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给老朱上眼药。

而在京城,恩科北场的圣旨一出,群情激奋的北方学子很快就被安抚了下来。

他们纷纷表示,上次只是没有发挥好,等到恩科北场,就让众人看看他们的实力。

对此,南方学子只是不屑一笑,丝毫没有将他们的豪言壮语放在心中。

武英殿。

老朱召见了刘三吾,杨轩也早已在这里等着了。

“臣刘三吾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此次恩科,你给咱搞成了这个样子。”

“按理说咱应该治你的罪的。”

“但是,咱现在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老朱开口道。

“请,陛下示下!”刘三吾道。

“咱准备任命你为主审官,编纂科举的教材。”

“此次恩科,咱算是看明白了,南北学子,差距巨大,和教材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咱准备统一教材。”

“杨轩,你给他好好说一下。”老朱又看向杨轩。

“是。”杨轩拱了拱手,然后将编纂科举教材的要求细细说了出来。

同时还给刘三吾举例了标点符号的应用方法,以及每个符号都代表什么意思。

听完杨轩的解释,刘三吾激动不已,当即拜倒在地。

“陛下,此事一旦完成,必将成为一项重大创新。”

“今后参加科举的学子,也必将感念于陛下。”

“哼,少说这些没用的话,咱只给你一年时间。”

“一年之后,咱要将新的教材发行天下。”

“三年之后的科举,要保证每一名学子都有新教材。”

老朱道。

“臣领命!”

“下去吧!”

“臣告退!”

“杨轩,你带着允炆,好好监督他们的进度。”

“是。”

事情就这样安排了下去。

刘三吾也开始广发英雄帖,召集各地有名望的大儒。

编纂新的科举教材,这不是他一人能做得到的。

必须找帮手。

毕竟,圣人之言,各家的解释都不同。

而此次编纂新科举教材的重点就是将每一句圣人之言的解释都统一。

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只要做成看,名留青史是必然的。

没有哪一个大儒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

很快,时间来到六月。

恩科北场结束。

老朱亲自面试,录取了六十一名进士。

而南北榜案也在此时结束。

主考官刘三吾戴罪立功,其他考官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最严重的只是流放,没有杀一个考官。

毕竟,要给学子们一个交代。

而之前的那个张信,他竟然说刘三吾以前和胡惟庸又勾结,最后落得了个凌迟的下场。

死的老惨了!

随后的日子陷入平静,杨轩每天都在认真教导朱允炆政务。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三月。

太原晋王府忽然派人来报丧,说是晋王朱棡薨了。

这个消息让老朱直接愣了半晌。

虽然朱棡年轻的时候干过不少错事,但后来也算是改邪归正,老朱对这个儿子很是满意。

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走到了自己前面。

老朱没有流泪,因为心中的痛苦,让他流不出一滴眼泪。

这十多年,他相继送走了自己的大孙,妹子,标儿,老二,现在又是老三。

他派了杨轩去太原治丧,自己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