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芬仿佛看出了张高义的心中所想,解释道:“两个原因,一是在大表哥传回来的信中提及以前咱们这里干旱时,塞外也会出现。干旱导致大量的草场退化,牛羊死亡。塞外的那些游牧民族,为了生存打起大夏的主义。所以战争在所难免。二就是如果咱们需要去海外,只村子里的那几个孩子,根本无法抵挡海盗的进攻,所以咱们需要更多的人。”
张高义理解了半天叶子芬话中的意思说道:“你是说如果边疆再起战争,还会征兵?”
不知道为什么,叶子芬听到了张高义声音里面的高昂情绪。
她猛地转头,用严厉的眼神看向对方。
“怎么了?我说的话有什么问题吗?”
张高义本人还处在懵的状态中,不明白为什么叶子芬突然生气?
叶子芬怀疑自己多心了,摇了摇头。
“我希望朝廷不会征兵,但这不是我希望就能达成的。据传兴表哥说,前两年因为边疆太平,所以放回了好大一批将士回家。如果再起战事,不征兵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张高义边听边点头,他的脑子正在飞速地旋转。
叶子芬接着说道:“咱们那里毕竟是粮食产地,相比于比较贫困的地方,人口比较密集,所以会成为首批征兵的地方。”
她的意思就是,只要有战争,他们是躲不掉的。
“那还要加强对孩子们的训练,这时候的辛苦可能就是将来保命的利剑!”张高义严肃地说。
而刘梦儿一直在旁边听着她对这些事情根本插不上的话题,或者说她的眼界还没有这么宽广。
至于为什么让叶子薇来海边,而把叶子宁留在家里?
是因为青银就要生产,这几年叶子宁最好陪在身边。
青银本身就属于远嫁,再没有丈夫陪在身边,就更加可怜了。
让叶子薇来海边也是为了提升她的见识,总在一个地方憋着,只会是井底之蛙。
张高义问:“你打算让子薇过来,那师傅呢?让不让师傅过来?”
“我还没有想过对师傅的安排,不过让师傅在家里也不错,她能盯着一点大堂哥训练村里孩子们的进程,而且我总想让师傅多陪陪上官师傅。”
穆红舟的身世,叶子芬始终没有明确告诉给其他人,他们是根据各种信息东拼西凑猜测出了一个大体框架。
“这种事情你安排就好。”
自始至终这种事情的具体安排都是叶子芬在负责,所以张高义没话可说。
此时一直处于懵懵懂懂中的刘梦儿突然问叶子芬:“小姐,咱们出生门时那个跟着要一起来的人是解决技术问题的吗?”
张高义皱着眉头问:“什么人要跟着一起来?”
一种危机感袭上心头。
叶子芬回答刘梦儿的问题,“他可以说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小原理,就去实验室做出东西来了,如果他足够聪明的话,说不定真的能攻克那些技术难题。”
“到底是谁呀?怎么这么神神秘秘的!”张高义继续插嘴问,眼睛还盯着叶子芬的脸看。
叶子芬不再隐瞒,把刘典史是如何把陈立行介绍给自己的,她怎么在他家里发现钟表,到最后两人如何签订合同的事,通通讲述给了张高义听。
听完叶子芬的解释,张高义高高悬起的心才慢慢地放下。
要问张高义为何如此紧张,还要从叶子芬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研究的人说起。
其实张高义早就发现了,不管是制作暖管,纸张,还是其他的东西,叶子芬都没有太多的把握。
但是她仅是凭着一些理念就能够做出来了,这靠的就是一种执着。
这个陈立行身上就有这种执着。
“你们这些日子在这里做渔船已经到了什么进度了??”
张高义从叶子芬的问话中回过神来。
“听莫老的意思说,这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最后的一批零件。等这些零件做好之后,就可以开始组装了,如果不出意外,大概还需要七八天的时间。”
叶子芬听了点头,知道了进度,她才能够决定到底是留下来等待渔船制造好,还是立刻回程。
毕竟这么多人在这里都是要吃饭的。
“这次浪费了很多材料吧!”叶子芬问。
在渔船的外侧添加铁皮保护是叶子芬提出的,因为这个方案,所以原来准备的东西就要抛弃很多。
自然要浪费一些东西。
“倒是没怎么浪费,原来那些不合尺寸的能修改的就修改了,不能修改的则给了村里的渔民,把他们船上的那些东西换了下来。也算是改善了村里人们渔船的性能。”
“那就好,我看着莫老好像和你舅舅非常投缘,两个人时不时的还争吵几句。连嗓门都大了!”
张高义摇了摇头,说道:“两个人就是老小孩,经常为了一些东西争吵,尤其是各种零件上。因为要不停的实验,所以他们往往各持己见,最后只能做出实物来看看谁对谁错。”
叶子芬越听越想笑,问道:“实验结果出来之后会怎么样?”
张高义自然而然的说:“当一方错了,另一方会使劲的嘲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