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凡仙逆>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合一秘境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合一秘境 二(1 / 2)

叶枫先给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知行合一”。

众所周知,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有“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其中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最重要的哲学观点。

“致良知”的过程一定要有“行”,不“行”不能谓之“真知”。“行”就证明你真正认同了“良知”。“行”的结果又可以从知识上、心理上完善你的“良知”。“行”和“知”是不能分开的,它们是浑然一体的。这一点和现代唯物主义中强调“实践和认识是不能分开”的观点是一致的。

首先,知行合一可以避免陈过高之论,又可以检验“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锻炼身体对健康的好处,每个人都能说出来。但是,能说出来并不意味着能做得到。有多少人把锻炼身体看得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每天持之以恒的?

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理论讲得一套套的,可是孩子不以为然,因为家长的行为却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一天到晚干着和自己说的理论相反的事情。比如很多家长不断在孩子面前讲学习的重要性,可是自己在电视机面前、在麻将台面前乐此不疲、得意忘形,孩子又怎么会听你的呢?

我们的社会不乏空头理论家,缺的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其次,知行合一,通过“行”来加深对“知”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一次股市崩盘,新手看到的是恐惧,老手看到的是机遇。因为新手没有经历过如此恐怖的场面,而老手却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面,并从这样的恐怖事件中活了下来,后来甚至有若干次从中获利的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在新手的心中,是一个恐怖的世界,在老手的心中,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战场上,新兵学习了军事理论,经历了若干次战斗并活了下来的老兵,学习了同样的理论。但是,两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新兵,理论跟实战技能是油水相隔,能否在战斗中活下来,就看他的造化了。在老兵,这些知识都是他在战斗中亲身省悟出来的,已经成为他的本能了,理论和行动,已经合二为一,成为一种技能或智慧了。

最后,因为“心”就是你的世界。因此,在博弈中,可以通过对“心”的干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我国古代的兵法中,有一种战略就是“激将法”,使你的情绪失常、心态失稳,从而影响你正常的思维能力。

从王阳明剿匪和平反的几次经历,他没有复杂的战术,都是通过伪造证据,制造假相,传假信息,使敌人上当,按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阳明学心最大的优势就是“心外无物”,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或者说一个通过不断“致良知”、知行合一而达到“内心强大”的人,他对世界的掌控是无以伦比的。

在这一点上,和叶枫的异道中的三元太极思维,人心混沌思维领域中强调“人心人性”以及“人心的选择”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所以正如之前所说,叶枫的异道虽然和阳明心学是相对的理论,但是却也和阳明心学存在着一致的内容,正中有反,反中有正,这一点本来就符合“反者道之动”的原理。

这个就好像即便是双方是敌人,但如果是真正的敌人,那么你必然是了解对方和你立场相矛盾的点的来龙去脉的。而这个也是我们为何常说“这个世上最了解你的人,除了知己,就是你真正的敌人”的原因。

。。。

刚刚在良知玉书的空间里,叶枫即将走的最后一刻,阳明先生问叶枫会不会再来看他。毕竟在他看来,与叶枫坐而论道,其豪情可远追古人。如果能不被打的话就更加完美了。

想当年,孔子曾经四次问道于老子,二人便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虽然后世儒教和道教子弟相互“攻伐”,殊不知他们的祖师关系却是极之要好。

而叶枫笑道:“说不定每次来我都会为了不留遗憾,先打你一顿怎么办?”

闻言阳明先生也是愣在了那里,随后苦笑。

双方都知道,“再见面”只是痴心妄想,一个人一生能来良知玉书空间接受考验的机会只有一次而已,这个是规则。在现实中我们常说知己难求,但是有的时候,势均力敌又惺惺相惜的对手更加难求,尤其是对于阳明先生这种在思想上达到了前人触不可及的高度的强者,更是一敌难寻。所以对于叶枫这种思想上的“宿敌”,阳明先生自然是即便想挨顿打也想要再见一次的。但是这种情况下,连再次挨顿打都是妄想。

不得不说,阳明先生难不成有受虐的倾向?

于是在阳明先生的苦笑中,叶枫挥手告别后便消散于原地。

。。。

叶枫在给大家解释完“何为知行合一”之后,继续说道:

“修行从来不是蒙头闭关就行的,它需要和红尘历练相结合,也就是阳明心学中强调的知行合一。这个也就是我们在电视剧和小说里面常常看到的在山上苦修数载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