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伯过来的时候,朱慈烺正在京营内值房候着。
“襄城伯,京中制造军械的衙门,都有哪个啊?”
朱慈烺询问说道。
“太子爷,分别是兵杖局,还有那个工部下辖的军械局!”
听了朱慈烺的问话后,李国桢笑呵呵回答。
明代的军械制作,分为中央与地方,在中央分为内外,内廷有兵杖局负责制作武器,工厂就在皇城之内,外廷的话,则由工部的军械局制作武器!
此时,听到了后者的回答后,朱慈烺微微颔首,然后询问道。
“那军械局,还有兵杖局,产的军械数量可多否?”
“这个嘛……”
李国桢有些尴尬,他只好解释。
“太子爷,这制造军械,可是花钱如流水,您想想,军械局,兵杖局下边的能工巧匠,哪一个不得拿工钱养着?”
“而朝廷,造军械的话,铁料,木炭,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加一块这也是钱啊!”
“如今朝廷,没有多少银子,这兵杖局还有军械局,恐怕也产不出来多少武器,怕是不仅产不出来多少,恐怕连匠人都找不出来多少……”
“早年间,嘉靖年间那会,听说军械局,兵杖局足有好几千人,可如今嘛,加一块能有五百就算不错的了……”
“再者,如今的银子也不多,恐怕也产不出来多少的武器了!”
大明朝的衰败,可以由管窥豹。
就拿武器的生产来说吧。
按理说,一个国家的军事工业,在面临战争时,应该是逐年上升的才对。
可是,在大明朝,这一切却是呈相反的发展,兵杖局,军械局的工匠数量,在嘉靖年间时,高达数千人之多,可时至今日,兵杖局与军械局,却只剩下不过数百工匠而已。
听完了李国桢的介绍后,朱慈烺也忍不住皱眉起来,不过很快,他就又释然一笑。
“几百人虽然不多,但是,多少也能够打造些武器的!”
“襄城伯,如今这个京营的武器,大抵都整备清点妥当了吧?”
“妥了,妥了!”
李国桢连连颔首,忙活了这么多天,他总算是把这些差使给完成了。
听到这,朱慈烺呵呵一笑。
“那就再给你一个新的差使,拿本太子的令旨,去把兵仗局,还有工部的军械局的工匠,全部集中在兵杖局,哦对了,工部如果有什么,剩余的铁料,还有铜料,木炭什么的,也一并的带过来!”
“工部的火药,硫磺,硝石什么的,也一并地运走!”
“太子爷,您这是要干什么啊?”
“哼哼,当然是想法了,多产些军械了!”
朱慈烺说。.
李国桢也不敢怠慢,片刻后,拿了朱慈烺亲手写就的令旨,便去工部去了。
朱慈烺如今是大明朝的抚军监国太子,令旨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李国桢拿了令旨后,在工部没费多大的功夫,就把几百个工部的工匠,全部地送到了兵杖局。
至于那些个,物料什么的,倒也有不少,尤其是火药,工部储备了很多,这些东西,都得慢慢的往兵杖局运。
而当李国桢将人马带到兵杖局的时候。
朱慈烺已经在兵杖局候着了。
他此时的手上,还拿着一杆火铳。
这枝火铳,是刚刚派人从大汉将军那边取过来的,是一杆斑鸠大铳。
按理说,这些工匠们最擅长制造的,应该是鸟铳才对,但朱慈烺却不会把宝贵的工匠,浪费在制造鸟铳这种垃圾上面。
鸟铳属于轻型火绳枪,在战场上,对付无甲目标倒是犀利,但对付身披重甲的目标,便根本破不了甲了。
所以,这种口径在十九毫米左右,弹丸重量高达一两五钱,也就是五十余克的斑鸠大铳,就成了朱慈烺仿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