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并不知道,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起步与国外是差不多的。基本上都在二战结束后发展起来。并且国家也相当重视,那是一五、二五计划中,国家四大科技重点项目之一!
那可是四大!最重要的科技研究方向之一!
并且在当年的半导体研究中,除了与美国还有几年的差距,基本上就属于国际上的第一梯队。差不多和日本是并驾齐驱的。并且还是最早发明光刻机的国家之一?
想想后来光刻机卡脖子?原来我们早已经能够生产老型号的光刻机?你敢信?
还有芯片什么的一丁点都不落后,差不多同样也是国际上最先进水平。
至于苏联?起码在半导体领域,早已经把毛熊甩开了十八条街。
应该承认,在整体科技水平上,我们确实是比较落后的。但也不是没有亮点,某些领域就是遥遥领先毛熊的。比如说当年的光刻机,甚至还出口到苏东那几个国家?你敢信?
还有像什么彩色胶卷。全世界只有四个国家掌握这个技术,除了美日德以外,剩下的就是中国?你会相信吗?连毛熊都没有生产彩色胶卷的技术?
所以说,像什么棒子、小岛等半导体产业?当年简直弱爆了。在我们眼里,也只有美国领先了那么几年,还有就是日本的互有所长。
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
那么为什么到了后来?国内的半导体产业会沉沦下去呢?甚至到了4202年,国外会卡脖子,国内依然在交学费补课呢?
老生常谈的原因就不多说了,像什么投入资金不够、外国廉价芯片的冲击、科研人员待遇太差、人员流失……,这应该都知道。
但还有其他的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核大战的影响。电子管能够在核战环境下生存,但半导体就不行。导致大量资金投入到了电子管小型化。再加上国家穷,半导体的投入就变得不足了。
不过这是受到了国际局势影响,这么做也没办法苛求。
其次就是苏式设计的影响。由于建国初期全面模仿苏联,导致科研设计领域也继承了毛熊的设计理念。
而苏式设计的特点就是简单好用、量大管饱,丝毫不考虑商业价值。
然而不考虑商业价值的话,半导体就没办法商业化啊?导致了科研和生产的脱节情况发生。也就是说,研究所里的半导体确实比较先进,但民间用到的地方却很少。光顾着埋头搞科研去了。
还有就是山头主义。
反正大家都能搞半导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搞呢?而且各单位之间还有保密制度?很难做到技术交流。导致大量重复研究的浪费。
换句话说,本来资金就比较少,又没有把拳头捏在一起?使得力量进一步分散掉了。
就比如,到了7、80年代,国内已经有了600多家半导体厂,但所有厂一年加起来的集成电路总产量,还不如日本一家半导体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
于是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也就降低不了成本。一遇到市场经济,立刻就抓瞎了。
最后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用?
这点就比较可笑:半导体确实研究成功了,我们也知道这是好东西,但就是找不到使用的地方?
当然,这也是当时半导体的困境之一。世界各国在半导体的运用领域方面,直接就傻了眼。无非就是军用领域和政府采购领域,有一些要用到高速运算的情况。
而半导体这种新生事物,在其他领域该如何使用?根本就不知道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