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省的蝗灾爆发的早,出现了大批流民,流落到登州府的也有数千之众。
然而这些流民也还都是幸运的,因为更多的流民,在从邻省过来的路上就饿死了。
路过了不少城池,没有人肯收留这些流民。
蝗灾不止波及了一处,其他各地也都有受灾,人人自危,哪有余力救人?
有些城池直接闭门,有些城池甚至派兵出来驱赶。
登州府这边,知府大人不在,群龙无首,这些流民,一时不知该怎么处理,有不少都涌进了城内。
多日食不果腹,终于爆发了混乱,抢夺,打砸的事件时有发生。
知府大人一行人回来的路上,就见证了不少,也亏得知府大人身边有不少衙役,虽然个个枯瘦如柴,但身上都佩戴着兵器,才没出什么乱子。
回到衙门,知府纠结的一张脸都变成了菊花样。
“该死的,这些流民怎么跑到我登州县来了?”
“你们这些废物,别的地方都不受流民,怎么单我们登州府被这些流民闯了进来?”
“我不过被软……不过在宁海县做客了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把州府衙门搞成这副样子,你们叫我怎么跟总督交代?”
知
府大人怒火冲天,手下的一干人等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不敢说话,生怕知府指名道姓找上自己,这个时候,保持缄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怎么都不说话?都哑巴了?平日里本府养着你们,用到你们的关键时候,你们反倒一个字儿都不说了?嗯?”
“都快点给我想办法!要是处理不了这些流民,就别怪我心狠,处理了你们!”
知府撂下话来。
这下变成了人人自危,盛怒之下,谁知道知府会怎么“处理”?
若是只把他们革职也就算了,就怕知府治他们个罪过,直接砍头啊!
这个时候就不能保持安静了,无论说什么,都要扯个方案出来,方案行不行,再另说,起码不能让知府逮着话柄。
“大人,小人以为,这流民如今为生艰难,所求不过一口饭食,我看不如州府开仓,广搭粥棚,施舍他们吃饱饭,就不会有乱子了。”
一名幕僚开口说道。
“放粮?州府里有多少粮食,你可知道?几千个人,日日放粮养着,用不了几日,粮仓就得空!行个屁!”
知府当场否决了这个建议。
州府衙门其实是有义仓的,这种义仓,本来就是
平日里存储好粮食,遇上灾年的时候,放出来赈灾用的。
设计得很好,只可惜州府衙门的义仓,从来都是空的,里面的粮食年年缴,年年空,到哪儿去了,当然是被他这个知府给“处理”掉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不贪污,不受贿,钱从哪里来,这义仓的粮食,就是一个来路。
不过一般来说,谁当官也不会做的那么绝,让一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遇上了灾年直接抓瞎。
也就是这几年风调雨顺的,一直都没遇上什么问题,知府放松了警惕,才把义仓全都卖空了。
不然他一个小小的知府,大皇子来了都能以皇家的级别招待多日,凭的是什么?
“小人以为,这些流民,既非我登州府的民众,不如就派兵赶了出去,叫他们爱去哪儿去哪儿。登州府从来也不是给他们设的不是?”
又一名幕僚说道。
知府大人怒道:“赶走?那本官的名声还要不要了?这些流民都是张着嘴,长着腿的。本府不管他们,他们到了别处,肯定要说本府的坏话!”
“你可知道名声对本府来说有多重要?这万一传到了政敌耳中,哪天上面就下道圣
旨,直接把本府给革职查办了!朝廷只管他们都是大周子民,谁管是不是咱们登州府的?”
“你这法子也不妥!再给我想!”
知府拍着桌子,恶狠狠地说道。
一群幕僚犯了难,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法子?这做知府的一点主意没有,只能为难他们这些人……
众人嘴上不说话,心里却已经把知府大人给骂上了。
这时,门外一个尖嘴猴腮的衙役在门口一跪,高喊道:“知府大人,小人有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
古代等级制度森严,衙役这种卑微的角色,在这种场合本事说不上话的。
可知府大人现在焦头烂额,哪里还管得了那些,直言道:“你说,只要法子管用,本府必将重重有赏!”
那衙役大喜,拜了三拜,说道:“知府大人,今年登州大多地方都闹灾没粮,这数钱灾民,赶到什么地方,都是不行的,唯有一个地方可去。”
“什么地方?”
“难道大人忘了,宁海县不曾提前收割,还成功退治蝗灾,今年的收成颇丰!咱们只需要贴出告示,安排这些流民去宁海县就行了!那宁海县的县
令秦风本就是登州府的下级,而且他又有粮食又有钱,这流民之事,理应他出力!”
知府闻言眼前一亮,一排手掌:“对呀,我怎么把秦风这厮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