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区别。按照道家的理念,法是要根据各种客官存在进行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法不固定,包罗万象!这样的话,不就造成国内法令混乱了吗?而法家的法就是提倡君主全权主观定下统治全国的法令到最后连君主本人都不能随便更改。
卫鞅的一席话,扯到了帝道治国之上,倒是符合了甘龙等人的胃口,都是不断的点头,面露微笑。而车英等将领,却是迷糊起来。他们是将军,什么帝道不帝道的,谁去在乎这个!
景监的脸色有些变化,卫鞅的这番话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是之前卫鞅和自己说的,可不是这样啊!这让他为难起来,景监可是对秦孝公非常了解的。秦孝公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老掉牙的论调。什么黄老之学,在现在的秦国,根本就没什么用!
果然,秦孝公听完之后,淡淡的说到:“那请问先生!你说的帝道治国,是如何治理呢?”
卫鞅一笑:“君上,所谓的帝道治国,就是使用德政感化百姓,用仁德征服四海。息兵休战,交好诸侯。对内,秦国之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改变。让秦国的法令变得灵活,不像其他诸侯那样,法令确定,全国遵守!这样下来,秦国就能富强了!”说话的时候,卫鞅还摇头晃脑,就像是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
秦孝公听到这话,马上就眯起眼睛,做出一副睡觉的模样。其他的大臣也好像没了兴趣,只有甘龙笑着:“先生看来,我秦国该怎么进行帝道治国呢?”
有卫鞅的这一番表现,老奸巨猾的甘龙算是松了一口气。卫鞅仿佛没有看到政事堂其他人的表现。而是认真的回答甘龙的问题:“这还用说。秦国要想推行德政,自然向鲁国一样,行仁政,休兵息战,推行井田,赦免所有的罪犯!这样,秦国就能太平!在各个郡县依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法令!根据不同的事情,制定相应的法规!”
听到这里,秦孝公却是听不下
去了,卫鞅的表现。太让自己失望了,于是猛然睁开眼睛,打断了卫鞅的话:“先生,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先生的这番高论,还是有时间再听吧!对于三皇五帝的治理方法,我还是很感兴趣的。好了,内史,送诸位士子回招贤馆,送卫先生出宫吧!卫国你等一下你去我书房!”说完,秦孝公就匆匆的向自己的寝宫走去,其他大臣也纷纷退下。倒是让卫鞅有些尴尬的站在原地。
很快,政事堂就空了下来,就剩下卫鞅和景监,姚卫国还在。刚才姚卫国还没好好的回味一下什么是帝道呢!结果秦孝公就直接下了逐客令。而景监今天算是丢脸丢到家了,于是对着卫鞅行礼:“走吧,先生!”然后就再也没有话说!
姚卫国却是笑着拱手:“先生今日的表现,倒是让卫国看到你的学识,有时间我在向你请教!先去见君上了!”
景监就有些好奇,这个姚卫国是不是对卫鞅崇拜到没有底线了?心中就是一阵气结,不过还是在前面气哼哼的为卫鞅带路。
卫鞅跟着景监,上了马车,向着白赢的酒楼走去。到了酒楼的时候,景监甚至没有说一句话,就向自己的家里走了!让卫鞅想说几句话,又只能无奈的摇头笑笑!
秦孝公这边,回到自己的寝宫,终于是爆发出来。拿起几卷竹简就狠狠的甩出去:“什么大才,都是屁话!净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罢了罢了,大秦还是得靠自己,才能真正的富强!”说完之后,就开始看起了书简。姚卫国在书房外面可是听了一个真真切切。
王伯在书房的门口,看到姚卫国,低声说到:“卫国,君上现在心情不好,你可要好好的开解开解!”
姚卫国也不敢多话,他可知道王伯是个高手,要是多问。脾气一急,给自己来几下狠的,那自己哭都哭不出来了!一拱手:“王伯,您放心,我知道如何说话!”
姚卫国到寝宫里面,看着堆积如山的书简,再见到秦孝公垮着脸。在那读者书。只得弱弱的行礼:“参见君上!”
秦孝公听到声音,立马的看向姚卫国:“你倒是终于来了!”语气很不友善,姚卫国急忙问到:“君上,今日不过第一次召见诸位士子而已,也许里面有人有什么真知灼见也说不定。君上还是先看看书简,一个卫鞅无关大局。”
秦孝公冷哼:“你还知道啊!你给本公找的,
是什么样的大才?”
姚卫国心中发苦:“君上,您这话,什么意思呢?卫先生今天的表现也不错啊!我可是见识了,原来他除了对法家精通。对道家也非常精通啊!”
秦孝公冷着脸:“本公要的,是治国之策,要求的是治国之才。你介绍的卫先生却在本公面前,当着所有的大臣大叹什么帝道治国!难道本公还不知道帝道治国吗?”
听到秦孝公的话,姚卫国笑了起来,只是当着秦孝公的面。不敢大笑,不过脸上的抖动,却是瞒不过秦孝公的眼睛。于是秦孝公冷着脸:“你笑什么?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姚卫国点头:“君上,以卫先生的才华。怎么可能只有这样浅薄的理论!末将以为,这绝对是卫先生的一番试探!因为卫先生没有摸清君上的治国理念之前,他是不会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的!要不末将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