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重生之实业巨头> 450 铁矿石权益的争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0 铁矿石权益的争夺(1 / 2)

“陈生,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圣诞溪铁矿,最近我们已经与国际上的几个矿业集团进行了谈判,目前来看,条件都差不多,其中力拓我觉得是最优选择。”周家杨说完,又从一旁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老板后说道:“圣诞溪的矿场,离最近的力拓铁路边线有120公里,而离其他的,最近的有300公里,如果考虑到采矿运输的话,必然要建双向轨道,在澳洲西部那样的沙漠地区,这种铁路的成本一公里就高达300万美元,如果跟其他公司合作,光是这一块就要多支付5亿美元,这是很不划算的。”

“力拓有了这个优势,难道就没有狮子大开口?”陈志文问道。矿业这种投资巨大的行业,一般都是天价投入,不仅仅是矿场,更重要的还是铁路运输、港口等等,只有海运的货轮,才可以让专业的船运公司来承包。

因此,一般情况下,能利用已有的基建就利用,这是最佳模式,一些国家还会由政府出面来建基建,不过澳洲西部,鸟不拉屎,澳洲政府可不愿意投这么多钱,只是纯粹的将大片无人区土地的勘测权卖出去,吸引国际矿业及石油巨头,而只要矿产能源足够多,那巨头公司们自然会投资基建,且整個产业链还可以交税,澳洲政府百赚不亏。

不过这样的话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各家矿业巨头逐步的垄断了澳洲西部的运输基建,其他玩家可以自由买勘测权,但勘测到矿藏的话,就得受制于这些巨头公司了。

但在陈志文看来,这也是正常的,人家过去几十年来一步一步的投入大量资金投资基建,现在获得“半垄断”的回报也是应该的,如果是自己的话,可能只会觉得回报太少了点。

只是在商言商,现在自己是有勘测权无运输基建的一方,自然还是得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了。

“他们当然提出了很多比其他矿业公司更严的要求,不过基建这一块是死穴,相对来说,还是最划算的。”周家杨说道,这段时间,和黄的英国管理层总算发挥了应该有的作用,与几家矿业巨头进行了几个月的谈判,整个项目也是交给李查德来负责,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与几家矿业巨头总算大概了解了各方的一些要求,从而推出各家的底线。

“那是什么样的合作模式?”陈志文问道。

“合资开发,整个圣诞溪铁矿双方一起定一个估值,然后我方60%股权,力拓要40%的股权,不过是矿产开发需要交给力拓,整个项目需要的各种费用,包括开发矿藏、铁路建设,我们双方按照比例来分摊。”周家杨回答道:“就是这个估值,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定夺下来,原本力拓是要求50%的,不过我们强烈坚持,才变成现在的64分。”

“说是64分,不过真这样经营的话,我估计一半的利润都会被他们拿走,这里面的猫腻,我们都懂。”陈志文喝了一口咖啡,说道。

在双方合资时,经营权,是很多时候可能比股权还要重要的东西,因为有了经营权,那哪怕股份低了点,都会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比如后世的合资汽车公司,经营权、销售权、质量放行权、采购权都在外方合资品牌手中,一辆15万左右的合作品牌汽车,光是授权费就得给外方1万左右,同时采购方面,很多国内能生产的简单零部件也让海外公司生产,最终,一辆合资品牌汽车,外方拿走了7成利润,且设计等高端岗位永远放在国外,大众、丰田、本土、BBA、通用等皆是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当国产汽车崛起后的意义,只看基本工人的收入,也许不如合资品牌,可大量研发、质量、供应商等岗位都留在了国内,所有的资金都可以在内部循环,带动大量高薪就业岗位,最终也能带动基本工人的收入。而如果能大规模出口,收益更高,还能抢占其他国家汽车的市场,要知道,在2020年代的日本,就只剩下一个汽车核心规模产业了(那些高技术但市场小的产业不算,虽然赚钱,但带动不了大规模就业),如果这块肥肉被国产汽车给吃了,那日本以后就真的只能靠某个特殊产业了。

“这一点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后续我们也会安排专人盯着,外加第三方审计,虽然避免不了,但总能控制到一定程度。”周家杨说道:“这可能也算是一种行业默契了。后面就看谁的道行高了。”

“也只能这样了,找其他家其实也差不多。”陈志文耸耸肩说道。相对汽车行业来说,矿业里面的猫腻可能就要小多了,毕竟产品单一,采购的东西也是有对比的,不像汽车,太多技术要求,只能外方说了算,没有技术也只能听之任之。

“人才培养的方面,我们也从其他国际矿业巨头中挖来了一些华人,但最基础的技术工人,我们很难找到,不是因为要求高,而是因为数量要求太多了,香港、湾湾这边很多人也不愿意去,我们没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周家杨又说道。

“有没有考虑从内地找人?”陈志文问道,在香港湾湾找愿意做这种工作的,的确不现实,这两个地方根本就没这种企业,加上两地的经济也不算差,不到不得已,谁愿意去外面挖矿啊?虽说香港经济今年不太好,但到了绝境的估计也没多少人,远比不上大型矿藏对人的需求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