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府县这边风平浪尽,你侬我侬、其乐融融。
但此时的京城,却黑云笼罩。
就在这段期里间,京城发生两件大事。
第一件,七月科举,殿试已经结束。
三甲名单和考卷由翰林院的抄录官直接送到了祁祯帝手里。
他打开名册。
三人名字赫然醒目的印在上面。
林殊!
商卓!
江淮新!
三人同立一甲。
翰林院的抄录官林斯林大人站在那里等候,自皇帝翻开名册那一刻便一直暗中打量。
因他也是鸣山书院于夫子的学生,所以看到商卓和林殊榜上有名,自然也就上心了些。
不过一甲中的角逐榜单,还是得由皇上来决定。
祁祯帝打开那三人所写的试卷,一一过目。
三篇文章字数不多,可他却看了大概半个时辰。
准确说,是细细品完。
林大人问,“皇上,这次科举的状元可定下了?”
祁祯帝额头深壑,很难决断。
良久,才只是将探花的头衔给挑了出来。
直接将江淮新的试卷递给了林斯,说,“此人文句倒是正统,才学也好,只是诗词理论上,比较另外两人还是欠缺了一些,戴探一名,授翰林院编修。”
“是!”林大人将试卷接了过来,又问,“那状元和榜眼?”
祁祯帝还在斟酌,“于父子教导出来的学生果然不一般,每年科举,必有二人是出自鸣山书院的,就连林大人也是。”
“夫子教学,学生数几,臣等也十分荣幸能拜在门下。”
倒是个会说话的人!
索性——
祁祯帝暂且将难题丢给了他,说,“商卓和林殊不相上下,六论都道得明暗有度,朕出的考题,二人答得也都不错,林大人你也看了他二人的文章,你说说看,何人能胜任翰林院修撰?”
自古,状元进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授翰林院编修。
修撰半年,便可在朝中出任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职,编修则是两年,年满后,便会分到各府各州出任地方官员,抑或是就职朝廷六品以下的官职。
至于其他那些上榜的,则按照此次殿试的名次,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
祁祯帝将这个难题直接甩给了他,林斯琢磨片刻,拱手道,“殿试一甲,向来都是由皇上拟定的,臣看了商卓和林殊的文章,两人都不错,若真要辨个一二来,确实有些困难。”
“你们翰林院的意思呢?”
“等皇上决断。”
祁祯帝也发愁,拿起那两份文章又看了一遍,这次,大概看了快一个时辰,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在琢磨。
林斯站在那儿,脚都麻了。
可最后——
“行了,你先退下吧,朕再好好想想。”
林斯俯首,“是,臣告退。”
出去了。
其实,商卓和林殊谁是这次状元都没有关系,同是鸣山书院的学子,官场上,自会多多照应的。
第二件大事,则是景亦的婚事。
萧妃在解决完自己女儿的婚事后,也向祁祯帝提出过自己儿子迎娶正妃的事。
正妃头衔,自然是纪慕青。
祁祯帝本就说过会好好考虑一番,但因为当时刺客在大理寺监牢无端死了,还有吏部参奏一事,所以关于景亦的婚事就这样给压了下来,没有再提过一句。
萧妃当时见时机不对,也没有再提,眼看暴风雨过去了,她便在晚膳的时候又提了一句。
“亦儿娶正妃的事,皇上考虑的怎么样了?”
祁祯帝的脸色当场就拉了下来,倒也没说什么。
只是没什么心情吃饭了。
就寝之时。
萧妃一边为祁祯帝宽衣解带,一边说,“皇上,现在萱儿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后,她就要去胡邑,臣妾就这么一个女儿,真是舍不得。”
“当时是你提出的建议,朕也答应了,你也要做好准备。”
“是,萱儿嫁去胡邑,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虽然不舍,但为了她好,什么都行,臣妾这一生,就为皇上和儿女着想,现在萱儿有个归宿,可臣妾又十分担心亦儿正妃的事,皇上,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然而——
祁祯帝并没有回应她。
“皇上?”
“行了,朕都说了会好好考虑,你就不要再多言了。”
语气很重。
萧妃正在为他宽衣的手顿了一下,嘴角上又不得不扬着一道不痛不痒的笑,应声道,“是,都听皇上的。”
尽管这样说,可萧妃就是不甘心啊!
还没考虑好,要等多久?
那天晚上虽然没有再提了,可第二天还是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继续软磨硬碰。
趁着祁祯帝正批阅完奏折,刚想出去御花园走走,萧妃就出现了。
如影如随。
陪同的一路,走了一会后,便在御花园的亭子里坐了下来。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回她自己不提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