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四百六十四章 稳妥明智的选择,怎么选都无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四章 稳妥明智的选择,怎么选都无妨(1 / 2)

张樱有些疑惑的道:“那夫君为什么不与吕大将军一道站好了队再来此地?”

顾裕苦笑着道:“不是为夫不想这样做,而是不能啊,哎,若是选错了,那可就没有活路了,还能娶樱儿吗?”在张樱问起此事时,顾裕想到了不少的人和事,

张樱想了想又认真的道:“如此看来,还是稳妥一些才好,不选也很明智的选择啊!”

顾裕这样的做法是很明智的,待到局势明朗之后再选站队,虽然收益少了很多,但风险也会相应减少,能保住性命,

若是效仿已经死去的两位侄子,赌赢了收益当然很高,输了便是会像两个侄子一样连自己的性命也赔将进去,输的机会挺大的,

若是输了也很少能留性命的,虽然不是没有这样的人,但他还是不信自己输了还全身而退,就先不选了,

像他两位侄子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前些年的杨修、孟达、沮授、荀彧便是落得个身死的下场,很少能有像管仲一样站错队还能位极人臣的,更别说像后周郭威这样多次站错队还能活得更好的………

杨修生于东汉末年,是太尉杨彪之子,也是一方军阀袁术的外甥,出身于高门士族,身份很是尊贵。

除了身份地位十分高贵外,杨修也非常有才。

当时很有名气的一个文学家叫做祢衡,他眼光很高,许多人都看不起,包括曹操。

但是祢衡却对杨修青眼有加,认为当世只有两个有才之人,一个是孔融,另一个就是杨修。

当然祢衡的这种想法也是其一家之论,不能就此认为杨修就是聪明的,可也从侧面反映了杨修的人气。

他们拉拢杨修,一方面是因为杨修的才气。

毕竟“三曹“也不是普通人,都是做事爽快,作诗一流,他们与杨修都十分合得来。

另一方面就是杨修常年在曹操身边当秘书,知道许多隐蔽的事情,所以拉拢杨修对自己百利无一害。

今天的我们已经不知道杨修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是据历史资料记载,杨修在两兄弟中最终选择了曹植,成为曹植夺嫡阵营中的一员。

杨修追随曹植,并且明面上为曹植做了很多事(这里说明面上,是因为后面对于杨修是否真的是曹植阵营的中坚力量是有猜疑的)。

比如说曹操考曹植的一些治国理念,曹植写文作诗还行,这个可就不如自己的哥哥见多识广,于是杨修就偷偷帮着整理了十余条,让曹植随机应变。

曹操一看曹植如此有见地,本来就欣赏他,变得更加欣赏了。所谓爱之切责之深,后面曹操得知这些都不是曹植自己想的时候,心里怒火中烧是必然的。

除此以外,曹植爱喝酒,喝完酒还发酒疯。大概这是有才之人的通病吧,毕竟李白也是“斗酒诗千篇“的主。

喝酒没啥问题,喝完安静写文章睡觉就好了呗,结果曹植干了一件大事。

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天,他看天气好就邀请杨修一起喝酒助兴,喝的有点嗨,于是驾车闯了司马门,在禁道上狂奔。

那条道是帝王举行典礼的道,曹植就此闯下大祸,连带着杨修。曹操得知大怒,但是自己儿子杀不得,就杀了杨修。

孟达,跟着好哥们法正来到益州,投奔了刘璋,但是刘璋没啥本事,他们两人又一同改投在刘备门下,成为刘备集团的谋臣大将。

其中法正在刘备身边,给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的谋主,孟达善于打仗,在汉中之战胜利后,他北攻房陵,杀死房陵太守蒯祺,拿下房陵。此后,孟达又在刘封的帮助下,拿下上庸,声威大震。

然而,孟达和刘封却由于没有及时救援关羽,导致关羽被东吴擒杀。他害怕刘备找他算账,于是带着部下归顺了曹魏。

然而,在曹丕、夏侯尚先后去世后,孟达受到猜忌,于是和诸葛亮联系,想再次回到蜀汉,结果被司马懿擒杀。

孟达在是否救援关羽这个问题上站错队,后又在是否回归蜀国这个问题上再次站错队,最后被诛杀。

沮授,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别驾,为韩馥提了不少好建议,但是都没有被采纳。他在袁绍入主冀州的时候,放弃了韩馥,选择了袁绍。这次站队,沮授选择了袁绍,站对了队。

然而,在袁绍和曹操之间,沮授却站错了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沮授通过一番谋划,帮助主公袁绍又夺取了青州、并州、幽州,成为北方实力最雄厚的诸侯。

此后,沮授给袁绍提了一系列意见,如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三年疲曹等建议,但都被袁绍否决了。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逃,沮授被曹操俘获。

此时如果沮授选择归顺曹操,不但能保住小命,还能成为曹操的座上宾。

然而沮授却拒绝了,还想着逃回袁绍阵营。

曹操无奈之下,这才忍痛杀了沮授。这次站队,沮授很明显站错了队,丢掉了性命。

荀彧,出自颍川荀氏,还是荀子之后。

自始至终,荀彧都忠于汉室,无时无刻都在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着。

他在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毅然辞官回乡,回到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