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二百八十一章 解围,三国间的货币贬值竞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 解围,三国间的货币贬值竞赛(1 / 2)

那名管事见来人是个嘴下无毛的宦官,便抱拳行礼道:“中贵人。”

那名宦官也没拿正眼瞧他,只是点头回应。

管事随后又道:“草民这便去给几位贵客拿些金粒,只是官府那边若是知道我等今日不用那当百大钱交易,怪罪下来那可如何是好,草民着实是承担不起啊。”

那名小宦官只是淡淡的道:“无妨,若是有官府的人来问,汝便说教汝如此的是宫中黄常侍的干儿子小黄门黄狗儿,凉他们也不敢再为难汝,此事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管事笑着道:“如此便多谢中贵人了。”当即便让人去准备能够换八十匹蜀锦的金粒,

王沈等人亦是抱拳道:“如此便多谢中贵人了。”他们可不想受这当百大钱的收割祸害,但若是今日没有这中贵人帮忙,他们多半是也要不情不愿的收下这当百大钱了,像当初武帝时的先辈一般受其“祸害”了。

刘备铸造的这枚直百五铢钱。它正面铸有四个汉字,上下是“直百”、左右是“五铢”,背面没有文字。

这枚小小的钱币,在前些年可是发挥过非常大的作用。

它不但给刘备帮过大忙,使其渡过难关,还让尝到甜头的刘备乐此不疲,继续大量铸造,并因此而给东吴和曹魏两国造成了重大伤害,对于当时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所谓当百大钱,实际上就是一种大面值的钱。当时成都地区使用的五铢钱比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要小将近一半,重量仅有2克左右,直径约21毫米,被称为“蜀五铢”,意思就是在蜀地流通的五铢钱。

刘巴建议刘备铸造的当百大钱,一枚相当于100枚蜀五铢,可以算得上是“明抢”了,把先前颠沛流离几十年积攒“仁义”名声又给败了一些,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不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在一元纸币的基础上,再发行一种一百元面值的纸币吗?这样反而更方便人们的交易、携带,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啊!

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纸币,它本身几乎是没有价值的,面值无论是一元还是一百元,都是政府以信誉做担保,属于信用货币。

虽然和面值的大小没有关系,但是纸币的发行总量必须和社会财富的总量相匹配,否则就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就会贬值。

古代使用的铜钱与纸币是有区别的,因为铜钱本身是有价值的。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刘备铸造的直百五铢钱,虽然面值是蜀五铢的一百倍,但是它实际的重量却不到一百倍,只有三倍多,重约6.4克,直径约25毫米。

这就意味着,刘备凭借他手中拥有的武力,通过直百五铢钱,在他控制的市场上强买强卖,要用6.4克的铜去兑换百姓手中原有的200克铜,这样就等于多换取了民间三四十倍的物资和劳务。

难怪有记载说,刘备发行直百五铢钱之后,“以数月之间,府库充实”,一下子就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这让刘备初次尝到了铸造虚值大钱的好处。

说到当百大钱,它正面的钱文有一大特点,就是直百五铢这四个字的书体是不一样的,竖写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而横写的“五铢”却是小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同一枚钱币上面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字体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刘备是在仓促之间决定铸造直百五铢钱的。因为时间紧迫,便只能粗制滥造,就随手从此前蜀地流通的五铢钱的旧钱范中拣选了比较厚重的一种,在上面加刻“直百”两字便开始铸钱。

因此,原来分列穿口左右的五铢两字,还是原来的小篆体,而新刻的、直列穿口上下的直百两字,却是当时流行的隶书体,这就造成同一枚钱币上面出现两种不同的书体,但是却开创了我国货币史上隶书用于钱文的先例。

另外,在一枚钱币上同时使用两种字体,就是从刘备铸造的这枚直百五铢钱开始的,这也算是开了先河。

除了字体不一样,直百五铢钱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颜色五花八门,颜色多有不同说明它们的含铜量是不一样的。

建安十九年,刘备在刘巴的建议下,通过铸造直百五铢钱,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难题。尝到甜头的刘备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在几年之后加大了铸造的规模和数量。

这次是为了伐吴,给两位义弟报仇,毕竟先前粗制滥造的当百大钱已经全都发行出去了,

而军费在先前与曹操争汉中后也已用得差不多,像曹魏那样屯田积攒需要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可他刘备为了报仇等不了了!便只能再用这来钱快的路子了,这招实在是挺好用的。

打仗需要经费,刘备自然就想到了上次帮他渡过难关的当百大钱,于是又开始大规模地铸造。

而之后接受刘备托孤的诸葛亮也无奈的用上了这招,毕竟只靠蜀锦亦是需要些时间方才能积攒下这急需的军费来,

他一边派人与东吴讲和修好,一边亲率大军南渡泸水,平定叛乱,稳定后方。

可是,这时的蜀国已经财力枯竭,如何来解决南征的费用呢?无奈的诸葛亮只能也学刘备,再次铸造当百大钱。

诸葛亮这次铸钱,与刘备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