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刘备独家的“仁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刘备独家的“仁义”(1 / 2)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你死我活的斗争,而在朝堂上亦是如此,无论是在那一国,

毕竟在权力面前很难有人能抵御得了这些诱惑,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权力是能衍生出世人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创造秩序,是寻常世人都梦寐以求的、趋之若鹜的………

就像此刻的益州李氏的族长李丰亦是代表了他们益州李氏对权力的渴望,毕竟他们已经远离蜀汉权力中枢十八年了,自他父亲由辅政大臣被贬为庶民开始,这个蛰伏的时光亦是有些久了,

虽说他们世家是很能等时机的,不断耗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可是如今是逼死自己父亲的荆州士族仇敌的后代近在眼前,等复仇的时机等了十八年可谓是很久了,

俗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这都已经等了快两个十年了,原本在诸葛匹夫、自己父亲相继离世之后,李氏族中的一些长辈便开始群情激奋的要求向荆州士族复仇,讨回益州本土士族的“脸面”,

不能再让这些“外来户”再骑在他们益州士族的头上,之前有刘备、诸葛亮二人在他们还会有所忌惮,

可是到了现在这以外来户身份成为益州之主、力压荆州士族的这二人都已不在,荆州士族的根基荆州也早已经丢了,一个后主刘阿斗则是不足为惧了,

毕竟就算是之前的昭烈帝刘备虽是很忌惮益州本土士族,害怕一不留神便成为益州士族的傀儡,也无法拒绝、不接受益州本土的投效以及支持的,

在益州这片土地上若是没有这些地头蛇的支持,那就算是他带来的外来户北方、荆州士族势力再强,那也无法长期支撑他们在益州立足,毕竟古话说的好强龙还不一定压得过地头蛇,

尤其是士族这样将自身势力延伸到一个地方方方面面树大根深的势力,论治民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地方的民情了,外来的士族刚来肯定是没有他们了解民情的,

若是再有这些本土士族给民众以利益来私下煽动,那可有这些外来户苦头吃了,所以就算心中有再多的戒备、再多的不情愿,刘备、诸葛亮等人也是在表面上做足功夫,

“假装”高高兴兴的接受他们,若是一来就不接受士族给的好意,那益州本土士族亦是会在第一时间翻脸的,彻底撕破脸皮,不会再有所顾忌,那他们进入益州也会困难重重的,

毕竟在当初若是没有以李严等人为首的益州本土士族的帮助,拿下益州将会是困难重重的一件事情,少不了流血牺牲、损耗自身实力,让虎视眈眈的曹魏、孙吴渔翁得利,

这也是一向以仁义自居的昭烈帝所不情愿看到的,即使是现在已经拥天下九州之一的荆州一州之地,也不愿撕去自己身上仁义的标签,

这个招牌在之前用得很好,而现在他也想继续用下去,毕竟像刘皇叔仁义这样的招牌一旦丢弃,就永远再也找不回来了,只能像曹操一样被世人冠以枭雄的称谓了,而东吴孙权素以狡诈着称,也没有什么仁义之名,

这个仁义在此乱世便是只为他刘皇叔独有的称谓,只仁义这一块金字招牌,可以吸引很多能人来投奔,在之此之前便为他的大业增添了不少助力,

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

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此举招致刘元起妻子的不满,刘元起说:“我们宗族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

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刘备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集结到很多人。

初平二年(191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刘备在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

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

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

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人民迎接刘备做太守,刘备不敢接受。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徐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

刘表病重时,准备把荆州托付於刘备,并对刘备说:“我儿不才,荆州诸将又相继凋零。

我死之后,就由你来摄政荆州。”刘备回答道:“您的诸位儿子当然是贤明的,请您安心养病。”

有的人劝刘备应该听从刘表所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