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一百零五章 大魏版知识就是力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五章 大魏版知识就是力量!(1 / 2)

这种学在官府的情况持续了很久,直到孔子的出现,这种局面才被打破,他把教育推向了民间,当然了这个民间也主要还是贵族们的民间。

后面的学习形式就逐渐发生了改变,据《四民月令》和《汉书》等文献记载,汉朝的儿童在八九岁,甚至六岁的时候就要到学校去了。

他们学的内容有《论语》《尚书》《春秋经》《孝经》等知识。

从这些书籍便可得知,这时候的人们,主要说的还是那些有权有势有财力的贵族世家们,

下层众多的平民还是没有足够的权势、财力来接触教育,进而触摸到宝贵的知识,

贵族、世家们对孩童的教育更加侧重人格和品德方面的培养,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此所谓古人口中的“君子”是也,

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的父辈、甚至是在前几代便为他们积累了一些财富,

这样一来便能让这些贵族、世家子弟全心致力于仕途,无需为自身乃至家族的生计所担忧,

当然在他们被从小灌输的思想里面便知道,只有有了权势才能保住家族手中的财富,甚至凭借着手中的权势去割更多的韭菜,

获取更多的财富,进一步完成实力积累,壮大自身实力,谋取更高的位置权势,如此不断反复,

再辅以与其他贵族、世家联姻,或者一些不为人知的阴暗手段,更快的爬向政坛更高处,毕竟这些贵族、世家都是有一定的野心,没有人想一直屈居人下。

而知识、教育便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最好工具,而不是为了学识而学,只是他们能够暂时垄断并加以利用得到更高权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已,

而平民、寒门一类的大多便只能眼巴巴的仰望着,只有极少数像何进何大将军这样的,能够靠一名女子入了天子的法眼,

便从之前不识字也没多少见识的杀猪屠户一跃成为万人之下的大将军,也不知是祖上烧了几世的高香,

还是祖坟冒青烟了才有这么大的造化,可惜没有像曹阿瞒那样的见识,能操大汉这么大的盘子,最终还是从草根起来没在云端得意几天便又被打回原形、甚至连草根都没得做了。

何氏发迹也有一定的机缘巧合在里面,自汉灵帝宋皇后被中常侍王甫下狱致死后,后位一直空悬,直至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曾生育皇子的何贵人被立为皇后,何氏也因此跟着她一飞冲天。

这位何贵人虽天生丽质,但因是屠夫之女,出身低微,本来并无应选后宫的资格,可奈何其父何真为了改变现状,

好生运作了一番,把心一横贿赂负责诏选天下女子的官员,结果何氏得以进宫。

好色的灵帝对美艳动人的何氏自是宠爱有加,何氏进宫不久,便为灵帝诞下皇子刘辩。

灵帝虽曾得数名皇子,可是都先后夭折,为怕皇子刘辩早逝,把他寄养于道士家,同时把何氏封为贵人。

后来何贵人母以子贵,得以继宋氏为后。

本为屠夫的后父何真获封午阳宣德侯,而终日无所事事的后兄何进亦因而获得官职。

少帝即位后,因灵帝之母董太后专政,于是使何进将董太后“迁宫本国”,董太后不久忧死,民间因此不附何氏。

何进以天子的名义诏地方入京讨贼,引狼入室之后,何大将军也在下诏讨贼之后便被十常侍抢先一步给搞死了,

而董卓这边呢则是很高兴,这不正瞌睡呢,就有人把枕头给送来了,董卓入京后,废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

并以“太后踧迫永乐宫,至令忧死,逆妇姑之礼。”为名义将何太后迁于永安宫,后董卓又将何太后毒杀,一个草根出身的何氏就此就被搞垮了,

很少有人能像汉时高祖刘邦一样从不识几个大字的泗水亭亭长发迹,

最后一路坐到帝王的位子上,还开创出一个延续四百多年的大帝国出来,这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也少有人能够做到,

其他的时间都还是掌握着教育、知识的贵族、世家站在这样的世道的最顶端,掌握最多的权势,掌握着大多数人的生死、过得好不好,

可见在这样的世道知识亦是一种很大的力量,只要谁能掌握它,并运用得好,在这个世道亦是能混得风生水起!

但是到了再后面一些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儿童的受教育形式和内容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从学习条件来看,明显变好了一些,印刷术到再后面一些的时代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孩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接触到史书、经书、文集、小说、剧本等各种类型的书籍。

此外,学校、社学、私塾等教育场所也不断增多,为儿童的就学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后面一些时代的教学相比于以往,功利性更加浓厚,此外,金钱观也在逐渐侵蚀着象牙塔,

毕竟这时候无论是寒门、贵族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平的那的接触到宝贵的知识了,只是比起贵族来,

寒门还是要为教育的费用、入仕后的生计担忧,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入仕,靠功名来换取自己的富贵,

比之前的贵族、世家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