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和郡主柳眉一挑,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娘,您可别小看这件衣裳。这衣裳的料子,那可是天山上千年雪莲旁生长的灵蚕所吐之丝织就,这种灵蚕需用清晨荷叶上的露珠喂养,方能吐丝。
这丝线织成布后,又经九十九位高僧在佛光下诵经七七四十九日开光,穿上此衣,可保平安顺遂、百病不侵。您摸了这衣裳,就是沾了福气,可这福气哪能白沾?
您摸了两下,这少说也得二十两银子。您要是不赔,咱们就只能见官,让官府来评评理。”
大娘一听要赔二十两银子,眼珠子转了转,心里暗忖这姑娘可不好糊弄,再纠缠下去怕是要吃大亏。她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却仍强装镇定地说道:“哼,你少唬我,哪有这么玄乎的事儿,我看你就是和这书生一伙的,想讹我。”
惠和郡主却神色不变,似笑非笑地看着大娘:“大娘,您若不信,咱们这就去官府,让官老爷来断断。若是我讹您,甘愿受罚,可若是您理亏,这二十两银子,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大娘一听要去官府,心里越发害怕,眼神开始四处乱瞟,寻找脱身之计。
突然,人群外传来一阵喧闹,像是有人在争吵打架。大娘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趁着众人分神的当口,猛地甩开李义清的衣袖,用力拨开人群,撒腿就跑。
边跑还边喊:“你们就是一伙的,想坑我,我才不上当呢!”那慌张逃窜的模样,引得周围人哄堂大笑。
李义清见状,松了一口气,看向惠和郡主,满脸感激:“郡主,今日多亏有你,不然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惠和郡主掩唇轻笑:“怎么?我每次见你,你都如此狼狈。”
李义清不禁想起初次相遇时,自己被刘府护卫拦下的尴尬场景,脸上泛起一丝苦笑。
可一想到刘大人,那笑容便瞬间凝固。惠和郡主见他神色变化,也忆起刘大人之死,面色一凛。
她本不擅安慰人,此时也只是干巴巴地说道:“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你莫要太过伤怀。”李义清垂首,低声道:“多谢郡主关心。”
片刻后,李义清问道:“郡主今日是来买书的?”
惠和郡主微微皱眉,吐槽起来:“是啊,这书也太火爆了。听闻都快出第六卷了,可我连第四卷和第五卷都还没买到呢。”
李义清一听,便猜到郡主所看之书,思忖片刻后道:“郡主今日帮了我,我家中正巧有这两卷书,改日定当为郡主送上。”
惠和郡主展颜笑道:“那便多谢了。”
恰在此时,翠儿捧着两本书跑过来,兴奋地喊道:“郡主,买到了,买到了。”
李义清好奇地看去,惠和郡主赶忙拦住翠儿的话头:“是我等了许久的两本诗集。”
李义清会意,点头道:“那话本我明日送到长公主府。”
惠和郡主微笑着回应:“那就有劳你了。”
待李义清走后,翠儿一脸疑惑地问道:“郡主,看话本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您为何不让我说呢?”
惠和郡主伸手敲了一下翠儿的脑袋:“你这丫头,管我作甚。今日之事,不许对外胡说,知道了吗?”
翠儿揉着脑袋,嘟囔道:“知道啦。”
心中却暗自思忖,郡主何时竟开始在意名声了?真是奇也怪哉。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在这条寂静的巷子上。巷子深处的某个屋子,烛火在窗纸上映出昏黄的光晕,宛如黑暗中一只警惕的眼睛。
屋内,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桌前点灯,昏黄的灯光在跳跃,映照出他略显疲惫却专注的面容。桌上堆满了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旁边放着一卷刚刚完成的书稿。
小厮在一旁为灯添了油后,忍不住劝道:“先生,这新的一卷刚写好,您也该歇歇了,莫要如此操劳。”中年男子微微一笑,眼中却透着执拗:“无妨,我先想想后面的情节。”
小厮无奈地摇了摇头,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黑暗中,屋顶的阴影里有两双眼睛对视了一眼,确定了,屋内这个中年男子就是他们要找的目标——悟空先生。
刹那间,伴随着一阵衣袂划破空气的尖锐呼啸声,两个黑衣人如黑色的闪电般从屋顶俯冲而下,瓦片被他们的脚步震得粉碎,哗啦啦地掉落,在这寂静的夜晚发出极大的声响。
他们落地后径直朝着屋内的悟空先生冲了过去,那气势仿佛要将一切都碾碎。原本他们以为这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会轻易被他们擒获,可没想到,悟空先生竟以手中之笔为剑,笔锋凌厉如刃,每次挥动都带起一股劲风,与黑衣人缠斗起来。
那笔在他手中仿若有了生命,招式精妙绝伦,每一笔都精准地挡住黑衣人的攻击。
此时,刚刚走到门口的小厮听到动静,猛地推门而入,加入了战团。只见他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根短棍,身形闪动,棍影如麻,与悟空先生配合默契。
二人招式凌厉,身法敏捷,显然都是隐藏极深的高手。黑衣人见状,心中大惊,暗叫不好,中计了。
就在此时,屋外火把通明,段晏舟带着一群人如潮水般涌来,瞬间将屋子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