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的话刚落,看着向夫人脸上迸发的与有荣焉,官媒婆心中就是一个咯噔。
果然,向老太太极力想要表现的云淡风轻,却怎么也抿不住嘴角的得意,“没什么不能说的,贤婿正是江南范氏子弟,如今在翰林院任职。”
江南范氏、翰林院?
身为职业媒婆,官媒婆自然是将这京城中尚未婚配的各家子弟、小娘子都牢记于心的,特别是范锡进这种深受各家丈母娘喜爱的青年才俊。
向老太太一说,她立马就知道这人是谁了。
范家是江南大族,科举起家,耕读传世,跟长春侯府这样的勋贵根本就不是一个路子上的。
更要命的事,通常这样的人家还常常喜欢以标榜不事权贵而闻名仕林。
若说换了其他的人家,或许还会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因惧怕郑家的打压而心生退意,但范家这样的人家,虽说不是巴不得郑家打压,却也是无所畏惧的吧。
知道官媒婆必定是要将此间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传话给郑卓然知道的,为了将范家摘出来,向老太太甚至让向夫人将庚贴取出让媒婆过目。
看着上面落款的时间果然是几日之前,官媒婆心死如灰,叹息了一声是两家没有缘分,又留下了几句祝福的场面话,一脚深一脚浅地离开了向家。
出门迎头就撞上了抱有同样目的而来的张媒婆。
官媒婆将最新信息好心相告,张媒婆却根本不信,官媒婆冷哼一声,倒站定不走了,她要好好看看,张媒婆是怎么碰这个钉子的。
果然,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张媒婆铩羽而归,两人相视一眼,各自垂头丧气地回两家府上复命去了。
媒人走后,向晚脸色凝重地从屏风后面出来,两家这么轻易就放弃了自己,转而急急上门提亲向早,这让她到了一丝不寻常。
照理说,郭、郑两家,定然要在御前分出个高低才是,现在却动作一致,这只能说明,她的亲事,或许已经被宫中决定了。
这个人,还是连郭、郑两家都无法反抗,或者说,挑不出理由搅黄的。
究竟会是谁呢?
一时间,向晚的心情沉到了谷底。
祸不单行,老天没有留给向晚更多的思考时间,传旨的太监就到了,这消息直接将向老太太和向夫人惊地站了起来。
要知道他们向家已经有十几年不曾接过圣旨了,怕是那用来接旨的香案都朽了。
这种时候,怎么还会有宫中的太监前来传旨,难道,为的还是三丫头的婚事?向老太太二人心事飞转。
不是长春侯府,也不是安国公府,那会是哪家?
“阿、阿娘?”向夫人惊慌不知所措。
她的目光落到向晚身上充满了怜惜,三丫头早上才表明心意,说与何家那小子两情相悦,现在向早有了好归宿,她自然也希望向晚如愿以偿。
只是,这一旦牵扯上了赐婚,又有谁会在意女子的想法呢?
“准备香案,接旨吧。”向老太太沉声道,即便再不情愿,也不能将传旨的太监晾在那里,这可是大不敬。
至于说究竟是什么旨,接了再说,万一、万一不是她们想的那样呢?
此时的向老太太无比后悔,没有在向晚拖拖拉拉的时候催促她去何家送信。
半刻钟后,向家从向老太太起,自向晚都跪在前院,恭听那传旨的太监拖长了尖细的声音传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向氏三代忠君为国,镇边守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朕今闻向氏第三女系出名门,秀外慧中,贤淑有德,今赐婚于先帝长孙雍亲王,望尔等永结同心,延绵后嗣。择三日后良辰吉日完婚,钦哉!”
听到前面的时候,向夫人还以为是皇上要纳向晚为妃,想到汪望舒的下场,差点儿没吓得魂飞魄散,听到不是,又有种劫后余生之感,以至于完全没听清传旨太监后半段都说了些什么。
等到太监念完,她两眼一抹黑,这,皇上把三丫头指给了谁来着?
比起向夫人的混乱,向老太太却听了个清清楚楚。
与何牧之相比,无论从哪里角度看,雍王都不能算是一个良配。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往好的方面想了,想到上回向晚遇险,就是雍王救了她,向老太太感叹二人的缘分,甚至开始猜测,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
也许、也许这也件好事也说不定?终归比嫁给杀父仇人或是向家的死敌人强。
向老太太心乱如麻,被自己这清奇的脑回路给震惊了。
向早则死死抠着地面,不知该做什么表情。
早上,三妹妹说要嫁给小何大人,谁知这事儿还没个眉目,倒是她自己与范锡进定下了婚事。紧接着,还没到晚上呢,三妹妹就被赐婚给了……雍王?
多年以后,早已儿孙满堂的向早想起这一天,依旧坚定地认为这是自己人生中最魔幻的一天,没有之一!
而向晚,比起接到赐婚圣旨应有的欣喜、羞赧,或是听到赐婚对象是雍王的不甘、怨恨,她现在的脸色,或许只能用古怪来形容。
原来,这才是雍王想出的法子,这才是他的那句“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