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自己父皇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只是……他心中还是担忧。
一方面他很小就被宋濂等诸多人进行教导,接受的儒家教导很多。
总觉得这些和他所学到的,有些相违背。
另外一方面,也是心底比较仁厚。
且经历的事情还比较少。
总觉得这事儿太大了。
朱元璋看出朱标的担忧道:“标儿,别担心,你爹我有把握。
元末乱世,咱都一路杀了过来,那等情况可比现在艰难太多了!
也要危险太多了!
可咱就是走过来了!
当时咱尚且不怕,尚且能赢,现在也一样能赢!
这些家伙们,没必要把他们看得太重。
他们也不过如此!”
“之前那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在一致对外。
现在……现在父皇却是要对自己动刀子,对内动手……”
朱标这话说出口,令的朱元璋也为之沉默下来……
这对外动刀子,和对内动刀子差距真的很大。
给人的感受也特别的难,特别的痛。
对外动刀子,自己内部这边是团结一致的。
可对内动刀子,很多之前支持自己,和自己站在一起奋勇杀敌,豁出命去的人,也都会变得不同。
这事,是真的难。
极为考验人的心性,以及手段。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神色很快就变得坚定下来。
“标儿,再难这种事儿也要做,绝不姑息!
有些规矩,咱这个开国皇帝需要立好。
只有咱将其立好了今后,才会能更好的延续下去。
那些人以为咱当了皇帝了,就会就没有了掀桌子的决心和能力。
就会在乎在家里的瓶瓶罐罐,担心瓶瓶罐罐会碎,而不敢动手。
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想要如此拿捏我朱元璋,怎么可能!
能拿捏我朱元璋的人,还没有呢!
这些东西,咱不要了!
大不了咱它娘的带人,再重新打一次天下!
看看这天下,到底是姓朱还是它娘的姓别的!”
这一刻,朱元璋身上的气势惊人。
此时他所展现出来的这种大气魄,大胸襟,就连朱标这个太子,都是心神震荡,大受震撼。
他发现,自己差父皇真的差的太远!
尤其是在这胸襟气魄上面,真的是比不上。
或许……这也是父皇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一步步从那样艰苦的岁月中走来,问鼎天下的重要原因。
父皇此时,所展现出来的这等胸襟气魄,也不是宋先生等人所能够交给自己的。
听着自己父皇所说的话,感受着父皇的气势,朱标一时间都说不下去话了。
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
因为他知道自己劝不下父皇。
而且也觉得在这件事情上,自己也真的不能再去劝父皇。
确实是这些人做的太过分了。
那么大的利益,他们都敢糊弄着父皇,给暗自吞下去。
当真是胆大包天,其心可诛!
太子朱标虽然仁善,不喜欢杀人。
对于他爹朱元璋的不少手段,都有着异议。
但是,却也不能就真的将他当成一个烂好人。
他和烂好人之间,可有着巨大差距的。
“有些事情上,标儿你显得太善良了。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太良善了,那些人就会它娘的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骑到你脖子上拉屎!
只有将他们狠狠的杀上一通,他们才会知道害怕,做事才会规矩!
标儿,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性子太过于宽厚。
别的咱都不担心,就担心你这个性格今后会吃亏。”
朱元璋对朱标说出来的这番话,可谓是语重心长。
朱标闻言,望着朱元璋道道:“父皇,咱大明现在已经有了您这样一个杀伐果断,手段凌厉的帝王。
有父皇您在,就足可以震慑住这诸多的人。
咱们家有父皇你这个开国帝王在就可以了。
孩儿不能再和父皇你这般……”
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很显然,朱标的话是不符合他心意的。
子不类父,大约便是很多做父亲的,心里面的不爽快之处。
尤其是对于朱元璋这种,杀伐出来的帝王而言更是如此。
却听的朱标接着开口道:“父皇,咱们父子,总得给下面的那些官员们,那些读书人一些希望不是?
父皇您手段强硬,做事儿强势,说杀就杀。
若儿臣也表现得如同父皇您这样,那这天下间的很多人,都看不到希望。
人看不到希望,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做得比较出格。
可若是孩儿一个宽厚仁德之人呢?
儿臣这个做太子的,和父皇您相比,要温和的多呢?
那么……这很多人的想法,只怕就会变得不同。
就算是父皇您的手段更凌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