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吃着冰棍一边又说起俏皮话来。
“嫌小了?那好,每人再增加一根!喜欢吃的还可以再增加。”刘兰兰说完,从姚昌盛开始,每人又发了一支。
尽管每人又增加一支,刘兰兰还是没能处理完箱子里的冰棍。她在箱子里扒拉了几下,看看剩下的冰棍几乎变成水了,就把张大中叫过来,两人一起把箱子卸下来,刘兰兰将里面的薄棉套拿出来使劲拎了拎,然后抖了抖。张大中不明白兰兰怎么卖起了冰棍,嗡声嗡气地问:“兰兰姐,你怎么……”
“唔,是这样,春华姐家里比较困难,想利用中午时间卖冰棍挣点钱,今天遇到了点麻烦,我帮她卖一下。你带零钱了没有?快帮我把十块换成零钱!”
“我没带那么多钱,我再去找几个人帮忙换一下吧!”
张大中很快把零钱换回来后又问:“兰兰姐,你把化掉的冰棍倒掉了,他们吃的你也不要钱,你又是帮人家卖的,收不上来钱,春华姐不是要吃亏了吗?”
刘兰兰笑了笑说:“大中,别问那么多了,你来帮我清点一下化掉的冰棍到底有多少,我来计算送给他们吃的,看看一共有多少支!”
张大中在清点着全部化掉并倒出来的冰棍小木杆,刘兰兰在计算着发出去的冰棍,两人将数字一合计,总共是九十五支。
刘兰兰对钟海涛、张大中说:“海涛,大中,我们的机车已经检修好了,剩下的就是保养机车了。你们把水箱再检查一下,没什么事的话就可以回去了。噢对啦,走之前别忘了把工具都收起来,这帮家伙,见到一只小扳手也要拿走的,我们的工具快被这帮小贼娃子们偷光了。”
“唔,知道了。”张大中答应了一声。
李春华还在那棵高大的白杨树底下焦急地等待着。看见刘兰兰悠然的骑着自行车来了,从自行车箱子分量上来看,知道她真的把已经融化了的冰棍处理完了,连忙站起来迎上去。
刘兰兰把钱递给李春华:“春华姐,一共九十五根冰棍,九块五毛钱,你看看对不对。
李春华连忙说:“没错,没错,是九块五毛钱。兰兰,太谢谢你了。”
刘兰兰淡淡一笑说:“春华姐,快回去歇歇吧,一会儿你还要下地去干活呢!我也该回去准备一下了,明天还到地里去打药呢!”
有了第一次融化冰棍事件的教训,李春华多了个心眼,再去批发冰棍的时候,她就直接和那位阿姨调换了箱子,这样冰棍就不会化掉了。
这天中午,李春华来到南山农场七分场,这地方离批发冰棍的地方不是很远。她想换一个农场卖一次试试看,她觉得总在五一农场卖,容易被熟人发现。她倒不是嫌卖冰棍被熟人发现了是件丢人的事,而是害怕被熟人特别是让三分场的人发现了,会让他们说三道四的。
看到这个单位占地面积比较大,职工的住房也比较整齐,卫生也很干净,李春华心头一喜,这么大一个单位,居住的人口应该比较多,冰棍应该卖得更快些,于是便高声叫卖起来。
李春华在大声地叫卖着,旁边已经有几个人在买冰棍了,李春华将头上的草帽往上推了推,一边低头取冰棍一边收钱。一个穿着时髦的女人走出来,手里攥着一把零钱在旁边等待着。轮到她买时,李春华随口问道:“要几支?”一抬头,看见是自己老乡汪本芝,吃了一惊。汪本芝也一眼认出了她,连忙问:“咦,是你,春华,你怎么干起这生意来了?”
汪本芝的父母和李春华的父母都是一九五六年支边到农场的河南人,两家的关系在上一代就一直不错,来往也比较密切。后来,汪本芝的父母回内地去了,李春华的父母没退休后相继去世,因为各自都有一份工作,且又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从一个单位分开后,两家就没什么来往了。
“唉,一言难尽。”李春华没有正面回答汪本芝的问话,只是苦笑了一下。
那喻金生呢?他不是在医院里上班吗?汪本芝又赶紧问一句。
李春华简单地向汪本芝介绍了喻金生外出学习和自己家庭情况。然后问:“本芝,你怎么在这个单位?”
“邱红波调到七分场任副场长,我们家就搬过来了,我在幼儿园里上班呢。”汪本芝说。
这时,在屋子里等待吃冰棍的几个姐妹们看到汪本芝还没回来,就跑出来,看到她正在和卖冰棍的女人说着话,一询问才知道她们是老乡。汪本芝又特意说明过去两家走得很近,来往很频繁的往事来。
“既然是老乡,又是好朋友,那就赶紧到屋子里坐一会儿吧。”众姐妹们热情地发出了邀请。
“不坐啦!谢谢你们,我还要继续卖冰棍哩!”李春华推辞说。
“没事,到家里坐一会儿,歇歇后再出去卖,我再多买几支,你就能把歇歇的时间补回来了。”汪本芝也热情地邀请李春华。
听汪本芝说要多买几支冰棍,再加上盛情难却,并且过去两家的来往又那么密切,李春华点头答应了。
这是一套由两个大间隔成四个小间的房子。从外表上看,和五一农场普通职工住房没什么区别。那时候,塔里木河沿岸各农场里的职工住房都是单位分配的,面积也相差不了多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