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抚仙湖带回来的那些瓶瓶罐罐经过仔细清理,露出了上面的图案。教授一眼就看出这些图案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某种古老文明的象征。经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图案和四川巴中地区的僰人岩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僰人,一个远古神秘的部族,在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但最终却销声匿迹。这一发现让教授陷入了沉思,他开始翻阅大量历史资料,试图解开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授查阅了大量古籍,终于在《珙县志》(旧志)中找到了一些线索。据记载,僰人曾是云贵高原和川渝南部的一个古老部族,他们居住在名为僰国的地方。秦朝灭掉巴蜀的开明氏之后,僰人继续居住在那里。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僰人曾在他们的首领卜漏的带领下,聚众反抗宋朝统治,但最终被宋军用“火猴战”击败,僰王被擒后招安。然而,僰人的反抗并没有因此结束。400年后的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僰人再次起义,但最终在四川总兵刘显、刘铤父子率领的十四万大军围剿下,被彻底剿灭,自此僰人从历史中消失。
教授对这些历史细节着迷不已,他相信僰人和抚仙湖底的文明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尤其是提到巴蜀地区岩壁上的“九盏灯”悬棺的秘密,更是让他兴奋不已。这些悬棺悬挂在险峻的峭壁上,位置奇特,埋葬方式也极其神秘,或许这与僰人的祭祀传统和对死后世界的信仰有关。教授决定亲自前往四川珙县,解开这个千古谜团,而我们也毫不犹豫地跟随他踏上了新的探险旅程。
珙县,位于中国川、滇、黔三省交界处。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悬棺遗址,共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这些悬棺悬挂在高耸的悬崖峭壁之上,仿佛在守护着古老僰人的秘密。
从四川成都出发,我们经过数小时的车程,穿越了层层叠叠的山脉,终于抵达珙县。这里的空气清新而湿润,山谷间云雾缭绕,仿佛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树木都在默默讲述着这个地方的悠久历史。我们一行人走在蜿蜒的山道上,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期待。
珙县的村民们对悬棺早已习以为常,但他们也对外来人表现出一定的警惕。因为这些悬棺被认为是僰人灵魂的安息之所,破坏或打扰它们被视为一种亵渎。然而,当教授与村里的长者们讲述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后,村民们逐渐理解了我们的来意,并同意为我们提供帮助。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亮,我们带上了准备好的登山和探险设备,踏上了通往悬棺遗址的山路。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名叫僰王山的地方,传说中这里曾是僰人的最后堡垒。僰王山上,有着许多古老的悬棺遗迹,而我们这次要探访的,正是其中最为险峻和神秘的悬棺。
经过几个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来到了悬棺所在的峭壁前。那是一片刀削般陡峭的悬崖,垂直高度几乎达到数百米,下面是滔滔不绝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悬崖上有几个古老的山洞,山洞口隐隐可见一些斑驳的棺木,这些就是传说中的悬棺。
要想进入这些山洞,必须从山顶索降到悬崖中间的岩壁上,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洞口。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稍有不慎,便会掉入下面的江水中,尸骨无存。
教授带头开始索降,他的动作稳健而果断,显示出他对这些探险活动的丰富经验。我们其他几个人紧随其后,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每当脚下的石块松动或滑落时,我们的神经都会紧绷到极点。尽管我们都装备了安全绳索和攀岩装备,但悬崖的陡峭程度和江水的轰鸣声仍然让人心生畏惧。
在悬崖中段,我们找到了一个能够暂时休息的岩石平台,大家停下来喘了口气。透过薄雾,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山洞口,那些悬棺静静地悬挂在岩壁上,仿佛自古以来就与山崖融为一体。教授站在平台上,目光炯炯地盯着那些棺木,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们的秘密。
“继续前进。”他坚定地说道。
我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了一个山洞,洞口并不大,周围覆盖着青苔和藤蔓。随着我们逐步靠近,能够清楚地看到悬棺的木质结构。它们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变得斑驳不堪,但依旧坚固。这些棺木大多是由整块巨木凿成,棺盖与棺身严密贴合,没有丝毫缝隙。
教授用手轻轻抚摸着悬棺,脸上写满了敬畏。他告诉我们,这些悬棺或许是僰人死后灵魂的栖息之所,里面埋葬的可能是僰人中的重要人物。他猜测,这些棺木的摆放位置与某种古老的祭祀仪式有关,悬挂在高处是为了接近“神灵”,从而获得来世的安宁。
就在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棺木的时候,突然,一阵微弱的风从洞口吹来,卷起了岩壁上的一些灰尘。灰尘中似乎带着一股奇特的气息,带有陈旧的腐朽味,但又夹杂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我们不禁打了个冷战。
“大家小心,”教授低声说道,“这个地方可能隐藏着某种古老的机关或陷阱。”
正当我们准备进一步探查时,洞内传来一阵细微的声音,仿佛是某种东西在缓缓移动。我们几个人立刻警觉起来,紧张地盯着洞穴深处。然而,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