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不给自己面子,愀然色变,回马而去。</p>
第二天,裔绰被贬为商州刺史。</p>
宣宗的狭隘,有时候到了残酷无情的地步。</p>
江南越州刺史进献了一名女乐师,有绝色。宣宗很喜欢,一度流连不出。</p>
但一天早上,宣宗似乎有所警醒,自言道:“昔日明皇差点亡国,只是因为宠幸一杨贵妃。天下至今未平,我怎么敢忘记?”</p>
宣宗继而对女乐师说:“留你不得。”</p>
身边的宦官上前说:“可以把她放还越州。”</p>
宣宗想了想,说:“放回去,我一定会思念她,不如赐她鸩酒一杯。”</p>
这就是宣宗。</p>
《续贞陵遗事》中的这一记载,本意似想表现宣宗勤政,不为外物所累,但却令人感到手段残忍。后来,司马光编《资治通鉴》,不取这一段,认为太违背人情,不可信。</p>
宣宗早年崇佛,晚年修道,好仙灵之术,多寻访异人,召至长安。</p>
董元素就是其中一个。他自江南来,人言他能役使鬼神。宣宗听后,立即召见,见董状貌古怪,于是对左右说:“其人深不可测。”</p>
宣宗把董术士留在了翰林院,当夜又召见:“听说您颇有神术,现在南中柑橘正熟,能为我摘一个来吗?”</p>
董元素一笑:“陛下,此小事,有何难?请把玉盒摆在榻前即可。”</p>
说罢,董元素闭目持咒。没一会儿,即有微风入幕。元素上前打开玉盒,只见里面满是柑橘,奏道:“这是江陵枝江县的橘子。本想取更远地方的,但恐怕耽误了陛下的时间。”</p>
可以想象当时宣宗惊奇的表情。</p>
宣宗说:“卿有如此神术,想要什么东西都不会难吧?”</p>
董元素答:“如果不是奉了天命,我怎么敢随意去取?如果那样的话,必会遭到天谴。”</p>
当然,上面的故事被加入了魔幻元素,但宣宗越来越好仙道,却是不争的事实。</p>
时有广州监军宦官吴德鄘。他离开长安的时候,患有脚病,但三年后回来时,却已经好了。宣宗很奇怪,便询问。</p>
吴德鄘回道:“此皆罗浮山人轩辕集之功也。”</p>
宣宗:“其神术如此?”</p>
于是,立即派人招轩辕集入京。</p>
轩辕集到了长安后,宣宗在内廷为之设馆驿。谏官恐轩辕集有害政事,屡屡进言,但宣宗不为所动。</p>
宣宗说:“轩辕道人,口中从不谈人间事,你们不要担心。”</p>
轩辕集在长安住了一年多,主动要求回广东罗浮山,意愿非常坚决。宣宗道:“先生请再留一年,等朕派人去罗浮山别造一道馆。”</p>
轩辕集仍拒绝。</p>
宣宗问:“先生急于舍我而去,是国家将有灾难了吗?”</p>
轩辕集望着宣宗,久久不言。</p>
宣宗只好将他放归,临别时,问:“我有天下多少年?”</p>
轩辕集想了想,说:“五十。”</p>
宣宗大喜,他以为自己会在位五十年。但没多久,宣宗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寿五十岁。</p>
关于宣宗之死,我在《唐朝诡事录2》中有过解密。去世之前,已经重病不起的宣宗,被宦官王宗实隔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处境极其危险,最后终被王所弑。</p>
轩辕集急于离开长安,大约是算到这一不利于宣宗的局面了。而将他推荐到长安的宦官吴德鄘,正是王宗实那边的人。</p>
宣宗死前后背生疮,这是一个事实。而生疮的原因,则另有故事。</p>
毕諴本估客之子,连升甲乙科。杜悰为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