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幻影迷踪(2 / 3)

,就入寺访问。但是,寺僧称这里没有叫鉴的禅师。冯生想:禅师当是诚信之人,不会欺骗我。他回忆起鉴禅师曾说自己居于寺院西堂下,于是转至西堂,并无人迹,唯有壁画一面。</p>

这时,冯生似乎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仔细看,果然在壁画中发现一僧,容貌与鉴禅师一模一样。冯生追思二人在长安的交往,潸然动情。</p>

接着说朱敖的故事。</p>

他逃脱壁上女子的侵扰后,跟李舒一起离去。</p>

再后来,他参加了河南府考试,踏上仕途。有一天,与朋友渭南县县令陈察微去拜访曾救过自己的道士程谷神。三人高谈阔论,很投机,直到日暮时分,朱、陈才告辞。</p>

他们离开少室山大约五里,忽见远山之巅,黑云翻滚,火电闪烁,须臾间,骤雨突降。朱、陈一行人伏于枥树林下避雨。过了很长时间,大雨初歇,有异光出现在远天。随后,奇迹出现了。那光中尽是摇曳的松树,有数名仙女手持一块舞毯,缓缓打开,长达数里。随后又出现数十名仙女,两人一组,舞于毯上,其四周不时出现如观音等诸神身影。</p>

就这样,奇幻的仙景出现在天空中。过了很长时间,曲终舞止。仙女们又卷起舞毯。随着舞毯一点点被卷起,天色也一点点黑起来。最后,天完全黑下来。朱敖等人为奇幻之景所震骇,直到夜半才缓缓回到住所。</p>

朱敖的故事中有两个片段。</p>

第一个片段是遇见壁上女子并被其在梦中迷惑;第二个片段是路遇大雨,雨停后,发现天边出现神奇的幻景。更吸引我们的当然是第二个片段。如果不出意外,第二个片段可能不是虚构的志怪,而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真实的海市蜃楼事件。</p>

按现代科学解释,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映显在空中、海面或地面,从而形成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这种幻景多发于大雨过后。但古人认为,出现海市蜃楼是因为“蜃”这种动物在作怪。西晋时,博物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认为:“海中有蜃,能吐气成楼台……”</p>

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张华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当时,山东登州出现了一次海市蜃楼,“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p>

虽然进行了质疑,但沈括也没能成功解释产生海市蜃楼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则记载中,沈括顺便提到欧阳修目击的另一次海市蜃楼,跟朱敖看到的天际幻景非常接近。</p>

假如以现代科学对朱敖目击的情景进行解释,可以认为:当时,唐朝的另一个地方,确实有一些女子在舞蹈,她们曼妙的身影通过光线的折射或全反射,被映到了少室山即嵩山的上空。</p>

同样是“幻”,海市蜃楼是一回事,幻由心生则是另一回事了。</p>

唐朝中期有个叫石宪的太原商人,因做生意,往来于代北,即山西北部地区。</p>

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夏,石宪正行进在雁门关附近的大道上。时值酷暑,烈日当头,石宪非常饥渴,又有些中暑,因而止步道边,找了棵大树,坐下来休息。</p>

石宪打开行囊,吃了点东西,又喝了点水,多少感到舒服了一些。连日赶路,也许有些累了,他靠在大树上,很快就睡着了。</p>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恍惚中,石宪觉得面前站着一个人。</p>

石宪定睛一看,那影像一点点清晰起来,是个僧人,披褐衣,貌怪异,双眼如炬,正在对他微笑。</p>

僧人道:“施主莫怕,我修行之地在五台山以南,那里远离尘世,有幽林清水,实为避暑胜境。从这里去,只有几里地的路,您可想与我同游,到那里走一遭?且我观施主,似已中暑,如不随我走,若因此而病,危及性命,到了那时恐怕是追悔莫及了。”</p>

石宪遥望四周并无人烟,又酷热难耐,水壶中的水也已所剩无几,加上僧人的劝说,不免动心。</p>

石宪跟僧人一路西行,走了几里地,果见一片密林,进入到深处,在密林尽头,有一池潭,一群僧人正在戏水。石宪很奇怪,问僧人,僧人回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