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十月入冬后,卫城之民因不设防而遇未知之险。
以上3点,为统认为迫在眉睫之事,统难免思虑不周,请主公、诸君加以补充。”
3座卫城之中,已有不少百姓定居,但3座卫城至今还没有建好城墙…
注意:这是凉州,内卷之地凉州!不是中原腹心之地。
天知道入冬之后,大散关左近会突发什么情况。
赵旻是实施、推行了长期新政不假,但纵观古今中外,又有哪个长期新政是当年实施、当年便可见效的?
众人遂同时称善。
庞统虽自谦“思虑不周”,但众人委实再无可补充之处。
赵旻见众人皆未发言,便补充了1点。
“士元,我补充1点:大散关乃凉州、3辅及中原、益州诸地必经之路,来往商贾不绝于途,故大散关应另外开设互市,以便诸地商贾互通有无。”
赵旻提出的这点,很有前瞻性。
虽然大散关关城之内,目前各市完全可满足商贾交易所需,但明年呢?未来几年呢?
要知道,在汉末这等内6时代,外贸通商口岸尽在西北。
庞统对赵旻心悦诚服。
“主公高瞻远瞩,统佩服!关于此事,统当尽快规划。”
赵旻扬起手。
“士元且慢!秋收、复种高粱之事,你欲如何解决?”
庞统作揖道:“回主公,待诸路大军次第至大散关,统便请兵卒协助匈奴、氐等胡人秋收;
此外,大散关左近之汉民,亦可向胡人言传身教;再次,商贾既往来大散关而不绝,而今岁丰收可期,故商贾亦可压价收购胡人产出,再遣仆从助胡人收粮。
如此1来,商贾为己之利,必将尽力而为,胡人协助商贾之余,即可学习如何打谷晾晒。”
赵旻忍不住拊掌叫好。
庞统的思路果然不1般。
其人连田间、地头的粮食大宗交易都想到了。
人才啊!
就冲这1点,赵旻还得留庞统在大散关3年。
新的问题来了。
大散关诸事既已商议妥当,那么…
何人留在大散关,何人随赵旻赴襄阳城呢?
荀攸提出了这个问题。
然而…此事不劳赵旻费心。
因为门外的卞夫人替赵旻回答了。
“公达先生,妾与曹氏、夏侯氏诸君留在大散关,公达先生、赵虎、赵旭,及阿彰、阿植2人随主公赴襄阳城即可。”
说着,1身深衣、头挽高髻、气质华贵雍容的卞夫人缓步而来,向其人夫君兼主公赵旻盈盈1礼。
“主公勿忧,妾在大散关,不但可助士元肃清细作,亦可规划互市、助民秋收,主公仅解决襄阳隐患即可。”
由此可知,卞夫人已旁听好1阵。
赵旻蹙起眉头。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孙权彼时虽然假意谦虚,实际对鲁肃的建议深以为然。
临坛称帝时(229),孙权便追溯功绩,盛赞鲁肃“明于事势”。
(孙)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吴书鲁肃传》
《榻上策》的执行前提,是“北国诚多务”。这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建安5年(200)恰好是袁、曹相争的白热化时期。
是年(200)双方战于官渡,无力南顾。
在鲁肃看来,趁着北方军阀混战,“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乃是东吴集团的首要任务。
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榻上策》
“剿除黄祖”即攻伐江夏,“进伐刘表”即夺取荆州,“竟长江所极”即占据益州。
可见鲁肃的战略重心,始终维持在长江以南。
由于“曹操不可卒除”;所以想要争霸天下,便需要避免与北方发生冲突,低调经营,赢得发育的时间与空间。
这种战略思维,也贯穿了鲁肃1生。
本书中的鲁肃当然不可能提出这个没出息的策略…本书中的鲁肃,要的是赵旻助汉室大1统。
但本书的诸葛亮,实则取代了历史上鲁肃的位置。
鲁肃虽然反对与北方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曹操大兵南下时,鲁肃还是坚定站在了孙权1方。这和他的出身有关。
鲁肃籍贯徐州临淮,属于江北地主,在江东并无根基。因此他也无法通过“乡举里选”的方式出仕。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吴书鲁肃传》
建安十3年(208),天下大势将定,北方的利益早被瓜分殆尽。此时即使鲁肃归降曹操,也很难获得重用,所谓“累官不失州郡”只不过是他的自我宽慰。
今(鲁)肃迎(曹)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吴书鲁肃传》
鲁肃追随孙权,理由相当简单。他是流寓士人,因此需要以僚属身份出仕军阀幕府,以求获得1官半职。此即周瑜口中“臣亦择君”、“攀龙附凤”的政治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