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普天迎正旦,黎庶展欢颜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普天迎正旦,黎庶展欢颜3(2 / 4)

赵旻以为,又是郭图、逄纪挑拨袁绍,结果…

张郃叹道:“岂知田元皓过于刚直,其人竟劝主公向天子示好,唉!惜哉!”

赵旻彻底无语。

田丰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袁绍和刘协已经水火不容,你居然劝袁绍向天子称臣?

别说袁绍,就算换成老子,你这糟老头子也活不成!

活该!

赵旻是用后世人的价值观来看待此事,在这时代之人看来,田丰不愧为国士。

张郃抱拳道:“阿旻,闲话休提,此番某为明公祭祖之事而来也,此外,明公尚有薄礼奉上。”

袁绍派与赵氏叔侄关系良好的张郃前来,已充分表达了其人诚意。

赵旻抱拳:“叔父此来正好,家母亦正欲返乡拜祭先父也。有劳叔父护送家母,袁公若欲遣其人族亲祭祖,旻亦当竭力护其周全也。”

张郃大喜,当即抱拳道谢。

此事顺利谈妥。

然后,张郃问道:“某闻子龙贤弟已赴河套战匈奴左贤王,阿旻,可曾有军情传回?”

赵旻摇摇头:“未曾。叔父以为,家叔父此行可否顺利?”

张郃也摇摇头:“某仅熟知乌桓、鲜卑及扶余人,对匈奴人1概不知。然则,高元才与呼厨泉关系匪浅,其人定不会支援左贤王。

因左贤王孤立无援,而子龙贤弟素来谨慎警惕,故某以为,子龙贤弟终可大胜。”

呼厨泉与匈奴左贤王虽是族叔侄,2者却是敌对关系。

官渡战场上,张郃与赵云配合始终默契,其人对赵云极为了解。

因此,赵旻彻底放下心来。

同理,因为张郃只了解赵云,而不了解荀攸和刘晔,所以其人并不知,仅仅1日功夫,卫府铁骑便大获全胜。

赵旻继续套取情报。

“叔父,高元才有意与呼厨泉联合?”

张郃哂笑道:“呼厨泉应付轲比能犹嫌不足,又如何与高元才联合?”

其人骤然反应过来,苦笑道:“阿旻,某不可再多言也。”

其人复又对赵大娘抱拳:“既然嫂夫人欲返乡,今日某等便启程如何?”

通过张郃那句话,赵旻便已分析出不少信息。

赵大娘含笑行礼。

“甚好!如此,便有劳儁乂相送。”

张郃笑道:“嫂夫人休要见外。某便在此等候,请嫂夫人收拾行李。”

赵大娘喊上张凝后,婆媳2人乘马车匆匆离去。

送走老娘后,赵旻领着张郃、董昭2人来到自己的书房。

关紧房门后,董昭开始发挥作用。

“儁乂,今某主已在许都扎根立足,且已颇具威名,正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今本初处内斗日益激烈,儁乂不若早做打算。”

张郃叹道:“公仁兄休要再劝某,某家小皆在冀州,脱身不易也。”

赵旻听出来了,张郃有意来投。

其人正要发动舌战劝说,便听赵贲的声音又1次响起。

“少君,文和先生已至。”

【作者题外话】:田丰这个角色不讨喜,而且赵旻不缺性格好、情商高、通达识时务的顶级谋士,所以,云某只好委屈田丰,按照其人历史上的结局结束。

这1章,咱们聊1聊张郃。

以陈寿赞语开篇:张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虽然多被归于乌巢之战,实际是在张郃、高览的临阵倒戈。

按《张郃传》记载,乌巢起火后,张郃“率重兵攻太祖营”,可知袁绍将剩余精锐孤注1掷,尽拨于张郃麾下。

(袁)绍但遣轻骑救(淳于)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魏书张郃传》

同时按《武帝纪》记载,“绍众大溃”是在“张郃降曹”之后,2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张)郃等闻(淳于)琼破,遂来降。(袁)绍众大溃。--《魏书武帝纪》

张郃是河北名将,袁绍集团的台柱人物,他的临阵叛乱,绝非1时兴起的偶然事件。

郭图是“张郃倒戈事件”的关键人物。

《张郃传》对于传主本人的临阵叛逃,颇多遮掩,称张郃是受郭图谗害,归袁无路,被迫出降。

(郭)图惭,又更谮(张)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魏书张郃传》

然而按《魏书武帝纪》与《魏书袁绍传》,张郃降曹实属主动,与郭图毫无干系。

南朝范晔编撰《后汉书袁绍传》时,亦不曾提及郭图,仅说张郃、高览“闻淳于琼败,遂奔曹操”,与陈寿笔法相同。

虽然陈寿喜欢在《3国志》中“错落叙事,互文见意”,但郭图的相关记载,明显与常识相悖。

最简单的问题,张郃已经领兵出击,未曾返回袁绍大营,他是如何得知郭图进谗的?

按《荀攸传》记载,张郃听闻淳于琼兵败,归降之意甚急,乃至主动“烧攻橹”(即攻战器具),热情过了头,甚至引起了留营守将曹洪的怀疑。

(袁)绍将张郃、高览烧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