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帝国风云> 第四百一十五章 垮塌的帝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五章 垮塌的帝国(1 / 2)

英国突然宣布投降,即在情理之中,也在很多人的预料之外。
虽然英国投降的直接原因是中国海军的远征舰队进入大西洋,使英国彻底丧失了夺回制海权的希望。对于一个岛国来说,没有制海权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因此英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甚至难以坚持下去。但是主要的原因,与中国海军的远征舰队没有丝毫关系。别忘了,在中国海军决定派出远征舰队之前,德意联合舰队就已经夺得了北海的制海权。
导致英国投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长期的海上封锁,即以潜艇为主的破交作战,让英国始终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使得英国的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从一九四三年开始,英国获得的物资甚至无法保证让国民过上温饱生活。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到一九四四年底,英国已经把标准配给额降低到了维持生活最低标准线的百分之六十,即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只能获得三十六磅面粉,而按照热量消耗,一个成年人一个月至少需要六十磅面粉。除了食物紧缺之外,药品、被服、燃料等生活必须资源都极为紧缺。在一九四四年的冬季,英国人至少砍伐掉了一百万公顷森林,以获取取暖的木材。
二是高强度的战略轰炸。对英国本土的战略轰炸一直持续到英国投降。在英国宣布投降之后。还轰炸了好几座城市。这也是世界上为期时间最长的战略轰炸行动。从一九四零年底持续到一九四五年初。整个战略轰炸分成了三个阶段,即一九四零年底到一九四二年底的第一阶段,一九四二年底到一九四三年底的第二阶段,以及一九四三年底到一九四五年初的第三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轰炸行动有很明显的区别。
在第一阶段战略轰炸中,担当主力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所用的轰炸机以双发中型轰炸机为主,重点轰炸了英国南部与东部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严格说来,第一阶段的轰炸行动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主要是中型轰炸机的载弹量与航程都非常有限,且机群的规模也不是很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德军严重缺乏航程足够远的战斗机,往往无法为轰炸机群提供全程伴随护航。在这一阶段中,德军的轰炸仅使英国的工业产值降低了百分之十,而且对城镇造成的破坏也不是很大。
第二阶段战略轰炸。主力依然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只是主要作战力量是四发重型轰炸机,打击范围也扩大到了英国全境。也正是从此开始,战略轰炸的威力逐渐显现出来。主要就是,重型轰炸机不但有更大的载弹量、还有更远的航程、以及更强的自卫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九四二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开始装备航程超过两千公里的战斗机,因此开始为轰炸机群提供全程护航,大幅度降低了轰炸机的损失率,而且也提高了战略轰炸的成功率。在这一阶段中。德军的战略轰炸导致英国工业减产百分之四十以上,而且针对英国北部矿区的轰炸行动,直接导致英国的钢铁与煤炭产量减少百分之六十,使英国遭遇了严重的资源危机。
真正打垮英国的是第三阶段战略轰炸。
从一九四三年底开始,中国空军加入进来,对英战略轰炸强度骤然增强。到了一九四四年中期,中国空军甚至成为了轰炸英国本土的主力。主要就是,中国空军承担的是作战风险更大的昼间轰炸行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中国空军派驻欧洲的三千多架轰炸机的投弹量占到了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五,轰炸目标占到了百分之六十。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承担的都是最艰巨的任务,比如轰炸伦敦市区。
可以说,正是最后半年的高强度轰炸,打垮了英国人的抵抗意志。
到一九四四年底,英国的工业产值降到了战前的两成以下。重要的工业原料生产几乎全部停产。所有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城市都遭到了轰炸,人口最多的十座大城市的市区毁坏面积在百分之六十以上。伦敦市区就被炸毁了百分之七十。严重的损毁,除了导致数百万人伤亡之外,还造成了两千多万人无家可归。在一九四四年的冬季中,就有大约五百万伦敦市民不得不住在郊外的帐篷里面。
在国家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力也严重下滑。
美国在参战之前,就开始为英国提供战斗机,不过大多数战斗机的性能都不够出色。在一九四三年之前,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斗机都是自产的,主要是“喷火”式,以及其重大改进型。到了一九四三年,因为工业损失惨重,英国的战斗机生产企业也受到影响,根本无法保证按时完成军队下达的订单。结果就是,由美国提供的战斗机逐渐成为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到一九四四年下半年,英国皇家空军中的“喷火”式战斗机不足四百架,其余的全是来自美国的战斗机,包括P-51D、F-6F与F-4U等,总量在一千架以上。只是,这些战斗机并非全部都具备作战能力。受海上封锁影响,英国皇家空军很难获得用于维修受损战斗机的零备件,导致战斗机的完好率一直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也就是说,到一九四四年下半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可用的战斗机还不到七百架。即便按照最低标准计算,守卫英国领空也需要一千五百架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