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帝国风云> 第二百八十一章 潜艇警戒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 潜艇警戒线(1 / 2)

在这三十七艘潜艇中,有二十一艘是从阿拉普港出发的,另外十六艘则正在返回阿拉普港的途中。
事实上,对“乌贼”级来说,从关岛的阿拉普港出发,前往夏威夷群岛以东海域作战也十分勉强。要知道,关岛到美国西海岸的距离有一万多公里,到夏威夷群岛的距离也在八千公里左右。如果需要在战区巡逻二十天,则作战半径不应超过最大续航力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六千公里左右。如果作战半径超过了八千公里,那么“乌贼”级在战区的巡逻时间只有短短五天左右。
为此,中国海军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
当时,关岛的阿拉普港只是潜艇的母港,大部分潜艇在执行完作战任务之后,并不需要返回阿拉普港,只有那些在战斗中受损、或者是达到了维修周期的潜艇,才需要回阿拉普港进行维护与维修。支持潜艇作战的主要基地有两处,一是马绍尔群岛的马朱罗,二是日本北海道的扎幌。当然,这两处基地,只有前者在中太平洋战区的管辖范围之内,后者隶属于本土战区。
只是,潜艇从马朱罗出发,也需要航行差不多七千公里才能到达夏威夷群岛东部海域。
如果从扎幌出发的话,则能走北太平洋航线,航行大约六千公里,到达美国与加拿大的西海岸附近。问题是,美国西海岸地区的主要城市集中在南部,旧金山、洛杉矶与圣迭戈都在南加州,而在北部地区只有几处规模不大的港口与海军基地,当时的西雅图还算不上是大城市。
当然,这也没有难倒中国海军。
在一九四二年初,也就是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后不久。中国海军就在硫黄岛东面大约三千公里处,即威克岛北面大约三千五百公里处。设置了一处“潜艇补给站”。定期安排潜艇支援舰前去为潜艇提供支持。也就是说,前往东北太平洋上执行作战任务的潜艇,可以在开赴战场与返回基地的途中,分两次前往该海域进行必要的补给。从而把最大续航力延长三千到五千公里。如此一来,就算从阿拉普港出发。“乌贼”级也能在夏威夷群岛以东活动二十天到三十天。事实上,大部分潜艇只需要进行一次补给,而且都想选择在进入战场之前进行补给。在完成任务之后。大部分潜艇上的官兵都希望能够早点回到后方基地。也就不想在返航途中耽搁时间。只是,很多时候并非潜艇官兵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主要就是,如果在前往战区的途中进行补给,那么在战区的巡逻时间就在二十天左右,而要达到三十天的巡逻时间就只能在返航途中进行补给。因为中太平洋战区上的潜艇并不多。远洋潜艇更是只有六十多艘,所以指挥官往往会要求艇长尽可能的延长在战区巡逻的时间。而且大部分艇长也愿意这么做,主要是巡逻时间越久,收获战果的机会就越大。结果就是,大部分潜艇都是在返航途中进行补给。
对潜艇官兵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原因很简单,某些时候,如果战况紧急,或者是收到了什么重要消息,返航计划就会被取消,潜艇将在完成补给之后返回战场。也就是说,潜艇官兵将得不到额定的休整时间,必须继续在战场上作战。
在一九四二年,“海螺”号在连续三次补给之后,创造了持续作战部署一百八十七天的纪录。这个纪录保持了近二十年,直到第一艘核潜艇服役,才被打破,而“海螺”号的官兵也因此得到集体嘉奖,“海螺”号的艇长还是中国海军的第一位核潜艇艇长,创造了包括第一个从海面下穿过北极点、第一个实现环球无补给航行、第一个进行海下发射导弹的多项世界第一。
对潜艇官兵来说,在潜艇支援舰那获得补给之后再返回战场,显然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要知道,论环境,潜艇上最为恶劣。大战期间,潜艇的排水量普遍在两千吨以内,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一般要装上两台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几组铅酸蓄电池、一台或者两台电动推进机、二十条左右的重型鱼雷、至少一套声纳系统、一部小型雷达、几门机关炮,因此留给潜艇官兵的居住空间非常狭小。大部分潜艇上,都是三名艇员用两张床铺,有的是两人用一张床铺,即官兵得轮换着休息。即便是军官,也只能挤在四人间里,艇长的单人间面积不会超过五平方公里。
与恶劣的居住条件相比,潜艇上的饮食就更成问题了。虽然任何一支海军都会为潜艇部队提供最好的食品,但是没有任何一种食品能够长期保存,特别是在潜艇上长期保存。要知道,当时的潜艇没有足够的电力供应,特别是在潜航状态下,电力更得计算着使用,因此没有一艘潜艇配备冰箱。中国海军的潜艇上,最常见的食物有三种,一是产自金华的火腿、二是腌制好的泡菜、三是还未成熟的柠檬。这三种食品,几乎就是每一名潜艇官兵在任务后期的主要食物了。当然,有的时候也会用产自四川的腊肉、或者是广东的咸鱼替代火腿,泡菜也会换几种花样,柠檬则有可能被蜜柚或者青苹果取代,但是潜艇上的伙食并没有因此而变得丰富。每次回到港口,大部分潜艇官兵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餐厅点上一大桌菜肴,好好享受一顿。当然,能有新鲜的食物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很多时候,潜艇在返航途中,官兵能吃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