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霁岚在锅盖上搭了一块厚厚的毛巾,然后手握住顶部打开锅盖。
一股粽叶的清香和馅料的鲜香立刻溢出到空气中。
“我包的粽子已经蒸熟了,想吃的可以先拿一个试试看。”
观众们也不客气,纷纷动手拿了自己早就看上的粽子。
【我吃的这个是猪肉的,好神奇,感觉像是里面包了猪肉馅的饭团。】
【味道真的还不错,就是感觉这个糯米好黏呀,幸好现在不是换牙的时候。】
【我觉得吧,这个猪肉要是多放一点就好了,边缘的糯米都没什么味道。】
【你们吃到的都是猪肉馅的吗?我这个是红豆的,红豆是和糯米混合一起的,到处都好吃~】
【哇!那我也要仔仔细细地挑一下,如果下一个吃到的是红豆馅的粽子就好了。】
【我还挺喜欢吃这个猪肉粽子的,话说有人吃到了其他几种口味的吗,好吃不?】
秦霁岚也挑了一个猪肉馅的粽子。
她自己包的粽子做了一些标记,只要仔细看就能够认出来。
把粽子先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秦霁岚去厨房拿了一个碗,装了一些白糖。
秦霁岚解开绑粽子的绳子,拨开最外面一层的粽叶,露出里面微微发黄的粽子。
她把筷子插进粽子中央,再把剩下的粽叶全部揭掉。
接着就把猪肉粽子放进碗里蘸了白糖,然后才送进嘴里。
吃完一口,秦霁岚才对着直播间里的观众说到:“大家也可以试一试这种方法。”
“直接吃粽子可以,蘸白糖吃也可以。”
“有人爱吃咸粽子,有人爱吃甜粽子,或者都喜欢。”
“相对来说,古华夏南方更喜欢吃咸粽子,北方则更偏向于甜粽子。”
“我这个咸粽子蘸糖的吃法可能算是南北不容了吧,”秦霁岚笑笑,道:“不过我挺喜欢的。”
【哎呀哎呀,早知道我就不那么早吃粽子了,原来它是这么吃的呀!】
【我对自己实在是太过于自信了,没想到打开粽叶是坑坑洼洼的,形状特别奇怪。】
【只能说幸好只是直播,吃完粽子我感觉手都是黏糊糊的,还好只是数据。】
【吃完山风做的,我再用这种方式试一下自己做出来的吧,用筷子应该不会黏手吧?】
【不行不行,还是戴手套比较保险,糯米的粘性可能被煮出来了,粽叶外面都是。】
【呜呼呼,我是懒鬼,还是让机器人帮我剥的,它的机械手现在都还没洗好。】
秦霁岚吃一口粽子,咽下去又说一句话。
“整个包粽子的过程虽然看似繁琐,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手艺技巧。”
“通过亲手包粽子,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粽子,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吃完一个粽子,秦霁岚拍拍手上沾着的白糖,继续说下去。
“粽子的典故主要源于纪念华夏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因遭受诽谤和流放,最终在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时投汨罗江自尽。”
“当地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捞救,但一直未能找到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也避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百姓们纷纷将饭团等食物丢入江中。”
“后来,人们发现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可以做成粽子。”
“这样既能避免食物被蛟龙所食,又能更好地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这个习俗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了端午节的主要传统之一。”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以纪念屈原和祈求平安健康。”
“此外,关于粽子的起源还有其他说法,如纪念伍子胥等,但这些说法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屈原投江的故事所融合和取代。”
【爱国诗人啊,好可惜,就这样投江自尽了,唉——】
【没有办法啊,他的国家亡了,他没有办法,只能跟着国家去了。】
【话说攻破楚国的“秦”,是不是秦始皇的那个国家呀?】
【嗯?确实哈,我刚才就觉得有点耳熟,原来是这里一块动了DNA呀~】
【还有关于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山风能不能也讲一遍啊,我还想听!】
【唉,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看到屈原做的诗呢?@山风。】
秦霁岚简单回答了一下观众们的问题。
“这个秦确实和秦始皇有一些关系,但是这个时候还只是秦国。”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他在世的时候,秦始皇甚至都还没有出生。”
“至于另外一个典故,这个和伍子胥有关。”秦霁岚喝了一口茶。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原来是楚国人,后投奔吴国。”
“他因为被人陷害,被当时吴国的君王赐死。”
“临死前,伍子胥说:‘我死后,将我双眼挖出挂在吴国都城上,以看越国灭吴。’”
“吴王听到之后非常愤怒,让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马革里,在五月初五这天投入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