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是一片广袤肥沃的土地,同时也是一块政权更迭迅速、战乱不断的土地,肥沃的土地招来了外部强权国家的干扰和摆弄,腐败、无能的政府只知道争权夺利,却守护不了脚下国民的安全。
在原有历史上,南美诸国的战乱纷争将持续近两百年,直到二十一世纪时,南美洲各国仍然处在外部强国的控制之下。
肥沃而又战乱频繁的南美洲,就像一块耀眼的宝石,它的光芒即招来了野心的窥探者,也为真正的掌控者点亮了指引的道路。
拉普拉塔南部,一个新兴、充满生机的国家,在南美诸国纷乱的局势中,快速兴起,
从巴西南部两州,再掌控阿根廷北部七省,再到占据整个阿根廷、乌拉圭。
南美汉国正在以快速而又有力的发展步伐,向世人证明,谁才是终结南美乱世的真正英雄。
1889年7月13日,汉国政府发布征召令,所有接到命令的部队,解除休假和外出,所有一线正规军全部在驻地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奔向前线战场。
7月16日,四人摄政委员会与讨逆联军达成谅解协议,讨逆联军停止对亚松森城的进攻,而四人摄政委员会在答应允许讨逆联军派遣一支部队进城协防的同时,也派出了一支2000人的部队配合讨逆联军抵抗巴西共和国军队的进攻。
7月18日,亚松森政府向汉国方面发出援助请求,申请汉国政府派遣有力部队支援巴拉圭的保卫战争。
7月20日,汉国政府以援助巴拉圭抵抗侵略为条件,提出了一系列附加条件,遭到巴拉圭政府的委婉拒绝。
7月23日,根据与英国人的秘密协议,巴西共和国政府得到了第一期60万英镑的低息贷款(贷款总额为150万英镑,分三期支付,巴西共和国政府最初要求申请300万英镑贷款,英国只同意交付150万英镑。),
7月25日,利用新获取的60万英镑,巴西共和国政府再次动员并武装了2万名混合部队(由黑人和白人混合组成),
7月28日,根据前线战情需要,巴西共和国政府将2万人的混合部队分成两部分调往巴拉圭境内,一部分约1.3万人前往巴拉圭河流域战线,用于防守新收复的南马托格罗索州和戈亚斯州南部地区,以减轻巴西共和国前线部队的后勤驻守压力,另一部分约7000人被派往瓜伊拉、杜伊瓜苏两地,用于防守巴西共和国军队在巴拉那河流域的后勤补给线,阻止巴拉圭或者汉国方面来自巴拉那河下游地区的进攻。
1889年7月31日,驻守戈亚斯州南部的巴拉圭陆军第四师被全部歼灭,第四师师长霍普金斯被巴西共和国军队生擒俘虏。
1889年8月4日,解决了巴拉圭陆军第四师的部队后,巴西共和国巴拉圭流域战线主力留下1.4万人防守南马托格罗索州和戈亚斯州南部占领区,剩余近6万人继续沿着巴拉圭河向南进发。
1889年8月6日,卡萨多港陷落,驻守卡萨多港的600余名士兵除去侥幸逃离的100余名士兵,其他人皆被俘虏或者杀死。
1889年8月9日,1.2万名巴西共和国先遣部队行进至康塞普西翁,与当地驻守的巴拉圭军队展开激战。
1889年8月10日,讨逆联军与四人摄政委员会拼凑出一支总数近万人的部队前往康塞普西翁,意图依托当地遗留下来的港口要塞,挡住巴西共和国军队的进攻。
1889年8月20日,巴西共和国方面一次性增加2万名士兵加入攻击康塞普西翁港的作战行动。
8月24日,康塞普西翁港防御要塞遭受严重破坏,驻守的巴拉圭军队在巴西军队的优势火炮打击下损失惨重。
8月26日,康普塞西翁守军指挥官西尔维斯特雷将军焚毁了残余的军用物资和部分要塞工事设施,于当天傍晚11时带领7000余名士兵,乘船向亚松森方向撤离。
8月27日早上9时,巴西共和国先遣部队追上乘船撤离的巴拉圭军队,双方在安特克拉港爆发激战。
中午12时,巴拉圭撤离部队乘坐的大部分船只被毁,后方的亚松森守军因为担心出城遭到伏击,拒绝了巴拉圭陆军第三师师长西尔维斯特雷的支援请求。
下午1时零九分,西尔维斯特雷乘坐的炮艇被巴西先遣部队的炮弹击中,西尔维斯特雷当场阵亡,巴拉圭撤离部队失去指挥官,瞬间乱做一团。
下午2时24分,巴拉圭撤离部队大部被巴西先遣部队消灭,战死、落水淹死者超过1000人,投降被俘者超过3000人,侥幸逃到要亚松森城下的部队只有700余人(溃败之后,很多士兵会脱离战场,自行躲藏在沿岸村庄、城镇,成为乱兵)。
8月29日,巴西共和国军队携胜利威势,抵达亚松森北部的林奇奥小镇。
当天傍晚,巴西军队展开对亚松森附近地区的进攻,不到一周时间,便占领亚松森附近的林奇奥镇、阿耶斯港等外围阵地,巴拉圭军队退守亚松森城内。
1889年9月6日,经历一周激烈的战争消耗,亚松森城内的守军数量下降至1.7万人,亚松森城面临失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