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顺利。 白高国在战败的结果面前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提出,若想避免两国后续的战事,大宁需要打开襄州随州与白高国通商。 这一条,大宁朝廷在谈判前就料到了。 沈半山本是极力反对的,一旦开始通商,他们沈家的利润就少一大截。 他们可是对白高国走私的主要力量。 但当下,野利家族纠集细风家族、没藏家族疯狂的攻击卫慕多喜。 拓跋迁似乎也对卫慕多喜产生了疑虑。 众多他之前做下的丑事都被挖了出来。 卫慕多喜已经被暂时停职,由仁多宝中暂代丞相之职。 仁多家族在实力上只能说与野利家族旗鼓相当。 仁多宝中也想拉拢野利家族,于是同意了野利家族的诉求。 大宁朝廷经过商量后,同意了开埠通商的条件。 大宁同时要求白高国不得在天都山北麓驻扎,双方以天都山为界各自后撤百里。 更多的条件,大宁一方没有再提出。 这是经过内阁仔细商量后的结果。 大宁是文明的上国,总不能趁着白高国打了败仗去欺负人家吧? 当然内心的话是,大宁没有实力去偷白高国的家。 双方商量一下,就此打住消停几年再说。 谈判期间,燕国的代表丞相杨启微全程没有干预。 本以为谈判可以顺利结束,这个时候杨启微开始说话。 他表示,三国均是从前朝分裂而来,要选一个正统的国家来。 燕国目前实力最强,又占据着中原和前朝皇都洛阳,自然是正统。 白高国一方无意争夺这个所谓的正统,他们只想猥琐发育。 但大宁一方却不能接受,他们不仅是继承了前朝的国号而且皇族也是前朝的后裔。 他们在文化上一直以大宁的延续而自居。 为了回去后还能好好活着,沈半山还是站出来表示大宁应当是这个正统。 可杨启微立刻就亮出了底牌,燕国已经陈兵三十万在大宁的边境上。 三十万,这是这些年来燕国出动的规模最大的军队数量。 沈半山只好服软,接受了燕国是正统的结果。 但是,这才只是个开始。 杨启微要求白高国和大宁的皇帝都要向燕国上书称臣。 并且,两国的皇帝每年过年过节还要上书向燕国的皇帝请安。 经历了甜水川一战后,白高国暂时进入了收缩的策略。 白高国的使者经过考虑后答应了向燕国称臣。 压力一下子来到了沈半山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