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吧。
哪一位瞧着都能比她这个病秧子撑得久。
再说她只是国公爷的侄女,亲生父亲更是只在工部领个闲职而已。
到底是念着当年觉明大师那一句卦言罢了。
希望她能够好好的,好好的久一点。
姜清漓轻轻唉了一声,让离得近的姜老夫人听见了,以为她是担心,忙又安慰道:“姜家不比杨家差,更何况还有你小姑母呢,往日鲜少同你说,你皇帝表哥算是你小姑母亲自教养长大,对她可孝顺了。”
姜老夫人没说的是,当今圣上对她闺女可比对太上皇亲。
只不过这等事实不好说多,容易伤了皇家的颜面。
然而,话落到姜清漓耳朵里,完完全全便成了另一种意思。
她心道,这皇家的母慈子孝演得就是比寻常世家的要逼真,连精明的祖母都被骗了去。
姜武前两日早朝上是亲眼瞧见了杨家那帮人的嘴脸,此刻觉得侄女受了委屈的他很是气愤,一时脱口说了真心话:“是啊,等、等清漓当了皇后,大不了病好了就和离!再让阿锦给挑个你自个儿喜欢的。”
他想的是自家妹子最有经验,厅内又都是自家人,是以提了这么一嘴。
姜清漓被这一句炸回了思绪,唰的扭头看过去。
她二伯真猛。
姜老夫人:“......”
饶是觉得自个儿已经够‘叛逆’的姜老夫人也不曾说过这么犯上的话来。
虽说她是有过这么个打算,但也不能这么明晃晃的说出来啊。
头有点疼。
姜老夫人按了按。
这是亲生的,亲生的......
心底默念三遍后,她看了一眼二儿媳。
岳氏瞬间领会,她知道婆婆在担心什么。
当今圣上继位第一年便力排众议建立了用来监察百官只听命于皇帝的监察司。
谁知道此刻姜家的院墙屋顶上有没有监察司的人。
于是赶紧道:“娘,我回去会说他的。”
姜老夫人无声点头,内心想着,幸好当年早看出了长子脑子缺根筋,为其议亲时没有选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千金。
胆儿小的哪受得住他三天两头的语出惊人。
导致彼此谁也不服谁,争斗得厉害,结果玩过了火,一条命也没留下。
萧平帝气急,一朝崩逝,未留下只言片语。
国不能一日无主,且经过几位皇子争斗的大邺风雨飘摇,为了稳定朝局,几位重臣决定选一位能够守成的君主。
比较了几位宗室子,最终选了当今圣上的祖父,也就是后来的萧炀帝。
萧炀帝刚上位那几年确实还算清明,否则也不会选了杨献清入朝。
当时的朝廷,皇帝威望欠缺,急需要一根定海神针,没有比杨献清还要更适合的人。
故旧门生遍布天下,分量极高。
只是谁也没想到起初有几分仁德的萧炀帝人到中年突然迷恋起了长生和女色。
前朝有以杨献清为首的重臣尚能维持着表面平和,后宫就不行了。
当时的皇后膝下虽有两位嫡子,但她是萧炀帝还在潜邸时娶的正妃,家世容貌只算一般,再加上染病已久以致多年无宠,根本镇压不住那些心思浮动的嫔妃以及伸进后宫的各方势力。
最后更是因此丧了命。
值得一提的是,萧炀帝虽昏庸无道,但儿子公主却能一串一串的往外蹦,且各个喜掐尖冒头。
不过大部分都在后来的皇权争斗重丧了命。
活到现在的基本都缩着脑袋过日子,连普通宗亲的尊贵都比不上。
姜清漓现在的太上皇姑父就是当年那位皇后膝下的长子,她偷听过长辈们的谈话,太上皇姑父当年能够夺得皇位,多亏了他那位嫡亲弟弟。
也许是早早没了亲娘,兄弟俩感情好的能穿一条裤子,在波云诡谲的帝王家,任谁都挑拨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后来太上皇姑父当了皇帝,这位嫡亲弟弟也被封了宸王,封地更是富庶繁华的江南。
从封号和封地来看,兄弟二人当时的关系确实很好。
太上皇姑父继位后,大邺皇权经过了几任争斗,早就国力衰弱,为了维.稳,只能继续任用当时已大权在握的杨献清。
在立姜家女为后的这件事上,有他带头,不少朝臣看在他的面子,要么也跟着反对,要么闭口不言。
明确支持皇帝决策的居然只有极少数。
在皇权高于一切的封建制度中,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而姜家本是低调过日子,直到太上皇姑父立小姑母姜锦为后,开始扶持姜家同杨家对抗。
短短几年姜家便从侯爵府升至有实权的国公府。
最起码姜清漓是这样认为,或许其中掺有些真情,否则就算做做样子后宫又怎会只有小姑母这一位皇后。
除非他不行。
毕竟男人都惯是会享受的。
姜清漓默默坐下,听自家人吐槽杨家。
内心则深深叹了一口气,或许只有她的家人们真情实感上了。
以为皇家有真情。
纵观历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