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傲雪立刻微笑着补充道:“倒不是排除在外,有乡下人出现的电影还是很多的,只是乡下人每每出场,都是丑角的形象。从商业角度来说,电影要夺人眼球,除了依靠女演员的肉感,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闹剧。让演员在镜头前出洋相,闹得越夸张,观众笑声越大。在电影里出洋相的,往往就是乡下人。他们没见识过城市的繁华,所以闹笑话的事就完全交给他们去完成。像这一类的剧情,其实完全暴露了那些小市民意识极其强烈的编导们,狭隘、可笑的优越感。”
其他人也有自己的观察:“没错!还有电影里的恶人,必然是来城里淘金的乡下人,这种人因为无恶不作才发了家,继而迷失在花天酒地之中,被人性阴暗一面的欲望支配着,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城里人自幼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因为见惯了繁华,所以不容易被引诱,更不会有穷人乍富的丑态,城里人不但不会出丑,甚至都不可能犯错。”
这时,佐飞也加入了讨论:“我感受到的不是城市对农村题材的排斥,而是当下电影业对一切穷人的弃如敝履。如果把电影的焦点放到城市工人的身上,同样会遭受票房不佳、惨淡退场的落魄结局。”
丁志阔一拍桌子,忍不住要站起来发表看法:“我的看法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地位,企图把‘温饱知荣辱’这种话倒过来解释,认为穷人是因为不知荣辱,所以才无法获得温饱的。资本家嚼着牛排、喝着红酒,往地上扔下几个铜板,看着车间的工人、田间的农民为了争食而丑态百出,并以此取乐。这种刻板印象,经过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的演绎,容易让群众甘于认命,丢失奋斗的精神。我们新派电影人要扛起责任,把贫富差距的真相演绎出来,我们要告诉民众,是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剥夺了工农的人格和尊严!”
一位穿学生装的青年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表示:“让工农富起来,让他们口袋里有余钱做文化消费,情况就会改变的!”
尽管朱品慧一直不说话,但她眼珠子一转,已经把这个学生记在了心上。
丁志阔先笑向那位学生点了点头,然后才道:“想法是对的,但那也太远了。其实,我觉得《他和他的三个摩登女郎》处理方式就很好,用了身份互换的情节,巧妙地把电影镜头对准了城市里的穷人。就是可惜了,电检的剪刀下手太狠了。”
这时,罗健便问道:“苏编剧,有机会的话,能不能让我们看看锦华保存的原片?”
苏傲雪恭恭敬敬起身回答:“好啊,等我先回去问问锦华的经理。”
佐飞抬手往下一按,道:“坐下快坐下,这是茶话会,不要弄得太拘束。”
朱品慧眯着笑眼,接言道:“大家不要把学堂里怕老师的样子带到这里来,我要提醒各位,你们可都毕业了,不用再怕老师啦!”
众人一听,都大笑起来。
范胜风悄悄和人换了个位置,坐到苏傲雪身边来问她:“刘希哲我是合作过的,我知道一点他写剧本的套路,身份互换的情节想必是苏编剧想出来的吧?”
苏傲雪抿着嘴笑,也不便在外公布那部电影里收到赞扬的剧情皆是出自她的手笔。只见她颔首道:“我还要跟各位一起学习呢。刚才范编剧提到的话,我是很有共鸣的。因为我的话剧处女作,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公演的话剧作品,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乡村题材在城市中,总是频频遇冷。”
范胜风不住点头,道:“是啊,而且我们也不能一招鲜吃遍天,难道所有想要展现工人和农民的影片,都用互换身份的套子吗?”
他们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罗健听见了,便也开口道:“目前很常用的一种拍摄手法,就是转场的时候镜头快速地切换。比如剧中人物坐黄包车,随着车子的跑动,镜头里不仅仅闪过高楼大厦,也有简陋的棚屋,路边有拄文明杖的绅士,也有叩头乞讨的流民。用这种对照的方式,在几秒钟内,暗暗带出沉重的社会议题。”
这时,佐飞觉得时机很不错,看了眼朱品慧,在得到她赞同的眼神之后,举高手问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做短片?”
有人起身很灰心地解释:“短片常被影院当成垫场的节目,比如工作日的上午,一口气能放十来部短片。虽然说短片用的胶卷不多,相应的成本也有限。但也不能总在一些垃圾时间上映,资本家看到钱扔在水里没个响声,立刻会放弃投资的。”
早有准备的佐飞,已经从朱品慧那里得到了完整的短片推广思路。说话时,完全没有任何的停顿。
“除了顺着市场拍一些能盈利的商业电影,我们能不能劝说电影公司匀出一部分投资,拍摄一些短片呢?以二十分钟的片长为宜,故事短而精悍。至于放映的形式,我认为干脆抛弃传统的影院放映。我们去游说一些有远见的民族资本家,大家凑钱买一些放映设备,组建一支移动的放映队伍。主要针对工厂和周边农村,想看的就按人头凑份子。凑够了开映的成本,就去工厂和农村,给工人农民放一部短片。”
“这主意不错!”朱品慧立刻帮他敲边鼓,因为这想法其实来自她自己,她觉得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忍了一下笑,才接着往下说,“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