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短跑:这位冠军有点怪> 第63章 终究还是多管“闲事”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终究还是多管“闲事”了(2 / 3)

乍一看似乎除了文浩的10秒04之外,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但如果拿去年全运会的男子百米决赛成绩单做个对比,那就十分明显了。

冠军龚炜10.24、亚军胡恺10.31、季军庞桂宾10.32、第四名王鹏10.33、第五名沈云暴10.36、第六名金轲10.42、第七名郭凡10.48、第八名温永义11.19。

抛开文浩这个极其突出的10秒04,再去掉温永义那个因为比赛过程中感到不适,为了保接力而散步跑出的11秒19。

再对两场比赛的风速:+1.1m/s与+2.5m/s,进行简单的换算之后,就会发现.

这场刚刚结束的,年龄限制在20岁以下的青年锦标赛,其整体实力居然丝毫不弱于去年的全运会!

(这真不是我瞎编,其实这决赛名单上的成绩,我都是按照他们05~06赛季的最佳状态来设定的,反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章培萌和苏炳天,才是真正被我给“开了挂”的。)

自1997年他便进入国家田径队担任教练,2003年起任国家田径集训队总教练,这几年的时间里他是如履薄冰。

但或许是天佑之。

先是劉翔横空出世给予了中国田径一剂强心针,如今又来了个天才少年文浩。

不过若只是出这么一两个天才,对于中国田径的整体发展方向,依旧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但今天,似乎不一样了。

在文浩的激励带动下,这些个中国新一代的短跑运动员们,似乎都爆发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实力。

再想到文浩和黎庆之后要做的事,冯述勇的心就彻底踏实了。

过去中国短跑一直都缺少一个领军人物,这个所谓的“领军人物”还不能单只是像劉翔这样,单纯的以成绩和荣誉为榜样的。

“文浩,老黎,今天当着这么多教练的面,我还是想问清楚了,你们确定愿意把自己成功的秘诀分享出去?”

冯述勇的话一出口,在场的省队教练员纷纷眼前一亮。

没等教练们提问,冯述勇便主动解释道:

“决赛前场地里的布置,你们都看到了。那轨道车还有两台高速摄像机,就是为了把今天的决赛清晰记录下来,用来做生物力学分析的。”

“论文呢,由黎庆教练主笔撰写,完成之后会发表到《体育科学》期刊上。”

“除此之外,李庆教练还会在清华开设面向全国短跑教练员、运动员的田径公开课,把他从欧洲、美国学习到的,在文浩身上经过实践总结出的训练理念、经验,全部公开传授。”

“.”

听完冯述勇的话,众教练员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不是,这么大方?

你就不怕我们学了之后,把你的徒弟给“干掉”?

“那个,黎教练.你这个这公开课,它.”

河南队的教练话还未说完,黎庆便微微一笑:“放心,绝不藏私。”

这话,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绝不藏私?

可能吗?

微妙的气氛下,文浩站出来说话了。

“诸位教练们、老前辈们,其实开设田径公开课这件事,是我向老师提议的。”

“我还记得去年的东亚运动会的接力决赛,我们中国队输给了小霓虹,比赛结束之后我的心情很难受,然后冯指导过来安慰我。”

“当时我跟冯指导说了一句话——我不想再输了。”

冯述勇轻轻拍了下文浩的肩膀,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咱们中国短跑,在十年之前,跟霓虹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但自从伊东浩司、朝原宣治这些名将崛起之后,咱们不管是百米单项,还是接力项目,都被人家给甩了一大截。”

“先不谈今年的亚运会,和明年在大阪举办的世锦赛,反正两年后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我是绝对不允许自己输给霓虹人,更加不希望我们的接力队继续被霓虹压制下去了!”

文浩身边,黎庆此时笑得很是灿烂。

他接过文浩的话,真挚的对在场的教练员们说道:

“过去,各个地方队都把自己掌握的那套东西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肯跟同行们分享,生怕自家的徒弟、学生会因此而在国内拿不到原本可能拿到的成绩、荣誉。”

“这种想法,我能理解,但不敢苟同。”

“我自己呢,之所以接受文浩的提议,准备在清华开设田径公开课,跟大家伙分享经验,一来是想扬名.”

“哈哈~我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了,生活富足、家庭美满,就指望着教出一两个好徒弟,留个好名声了。”

“这二来呢,也是希望能够切切实实的,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那么点贡献。”

“我不是省队的教练,不需要讲那些门户之见。更何况,我现在所掌握的训练理念、经验,其实也不过是从欧美那边学来的嘛,人家都能教给我一个中国人,我又何必要藏私呢?”

话说到这,原本那些个不相信黎庆的教练,此刻眼神都有些躲闪了。

他们哪里还意识不到,自己先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