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忙接着李见熙的话宽慰着渊盖太作。
“唉!诸公不知本王愁闷,本王不怪。我高句丽国有我儿苏文在大抵是无忧的,但如今夏雨连绵不绝已近一月,我国山地之间田亩多有被山洪冲毁者,百姓亦死洪水者众。我国多处原产粮地区早成为泽国,就是这京城之中逃难百姓也越发的多了起来。战场态势虽暂时有利我国,但战后呢?我国必然陷入全民凋敝时期,这让本王如何不愁闷?如何高兴的起来?”
“这~”
一听渊盖太作愁闷不已的缘由,李、文二人顿时无语了。他们都知道渊盖太作所说的都是高句丽国现在的实情,京城中流浪的难民随处可见,卖儿卖女着也比比皆是,可见国内水灾之重。只不过灾情暂时被严峻的战争形势给转移了视线。
“王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从北方前线归来几日的李在荣上前道。
“爱卿有话,请讲当面。”
说出了心中的愁苦,渊盖太作觉得好受了许多,对有话要说的亲信幕僚李在荣说道。
“王上,现今天时状况对大隋也是不利的,大雨至山洪突发,河水暴涨,大隋军队后勤也极难保障。要想击败我国几无可能,臣愿为使节前往鸭绿水以北面见隋皇陛下,言说两国休战一事。”
“嗯~不错!爱卿此提议甚好,但不知隋皇心下之意如何?毕竟他倾百万之兵而来,凭公几句口齿之言恐难使其退兵回国。”
“王上,容臣先去试说一回无妨,大不了两败俱伤罢了。况其国内已经乱起,隋皇不见得没有退兵回国平叛之意。”李在荣坚持说道。
“丞相、侍郎觉得呢?”
“王上,两国交兵至此也有三个月了,就算隋皇亲征也逃不过将乏兵疲之苦,加上他也占不了我国多少好处去,不妨先由我高句丽提请休兵,也许隋皇便趁势退兵了,也为未可知。”李见熙说道。
“好!那就有劳在荣先生在往北走一趟,为表本王休兵止战诚意,本王愿将整个辽东除龙源、丸都山和丸都城三地以外土地归还大隋。除要他休兵外还要其撤出侵入我南方之兵。”
“臣领旨。”
“对了,据悉隋皇杨广之母身有顽疾,久病不愈,为弥补两国关系,本王再赠送其千年人参两颗,明日先生一并带去。”
“是,王上。”
李在荣觉得自己带去的谈判筹码已经足够多了,便不再多言。
银城,隋军主力大营。
一封辗转多日才送到的书信摆在杨二桌案上。
此时的杨二坐在椅中,微闭着双眼,鼻中喘着粗气,嘴角抽搐着,左手拳头捏紧放在大腿上。
“啪~”杨二气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右手使劲的拍在了桌案上。桌案上的那封惹起杨二气动的书信被激起的的气浪扇到了地上。
“狗日的棒子竟然折损我三员大将,数千将士,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陛下请息怒,我军在缺少火器掩护之下强攻城池伤亡在所难免。但南路军一路北上又是坚城又是大江的,进展缓慢实属无奈。只有等待着雨季过去,江水退去之后,那时才有利于我军行动。”李靖见杨二雷霆震怒,于是开口安慰道。
“陛下,南路军进展缓慢,怕是指望不上了,不如让末将领军前去增援薛万彻部攻打龙源城,一旦龙源城攻克,我大军便在高句丽国北方防线撕开了一个口子,向南可直逼高句丽国都长安城。”梁师泰奏请道。
“唉!来护儿心急了。朕原本是让他那一路作为佯攻吸引渊盖太祚向南调兵的。”
“陛下,据闻渊盖太祚确实向开城调去了数万京城驻军,这才有我南路军开城之败。不过,渊盖苏文撤空北四城之兵后便抽调了数万精锐回防其国都长安城。如此看来,高句丽国都城长安的防守兵力不光没有减少,反倒有所增强。苏烈第14军虽是奇兵,但毕竟人马太少,恐难以撼动长安城啊!”李靖说道,他已经从杨二口中获悉了苏定方的第14军将会从半岛东岸悄然登陆之后奇袭高句丽国都城长安的计划。
“这天雨不断,对朕的南北两路大军而言是不利的,但恰恰对苏定方部的奇袭极为有利。他虽兵少,但胜在一个“奇”字。只要苏定方将军运作的巧妙,一样能达到极佳之攻击效果。只是,朕现在还得不到他那里的消息罢了。这该死的天气啊!”杨二性情缓和了不少,起身背手来到大帐门口看着外面还在淅淅沥沥下着的雨说着。
“世兄,帐外拿住一人,他却说是高句丽国使者,嚷着要见世兄。”仲坚恰好来到大帐门口,看到杨二便轻声报道。
“哦?高句丽国使者来此何干?宣~”杨二说罢,忙又走向自己的座椅,转身坐下等待着高句丽国使者的觐见。
伴随着天空传来的一阵雷鸣声,帐帘一挑,仲坚引着一个身穿高句丽国贵族文士衣着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高句丽国殿前执事李在荣觐见大隋国皇帝陛下~”李在荣上前便给上首位落座的杨二深辑一躬道。
“免了。原来汝就是李在荣,想必就是那个在朕额洛阳城谋杀荣留王高建武的主谋吧?你来朕这里就不怕朕将你斩首以祭奠朕的好友么?”
杨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