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第按着高欢的命令,去偷袭汉中,却不想撞见了张献忠准备偷袭湖广的军队。
两军在陕西和湖广交界的郧阳府境内遭遇,发生了对持和激战。
于此同时,镇守荆州的西国抚南王刘文秀,兴兵六万,诈称二十万,顺江东下攻打岳州,威胁武昌,开辟了乾西之争的第二战场。
此时,关中之地,唐西联军将高欢挡在灞水之东后,李际遇抽调各地援军,增强联军实力,又得两万兵,唐西联军的兵力达到三十万人。
当然高欢也没闲着,派遣刘宗敏渡过渭水,杀入同州境内,接应马士英和黄得功渡过黄河,河东的五万乾军也进入了关中地区。
这使得高欢的兵力,达到二十五万人,与此前两军八万人的差距相比,反而将兵力差距缩短到五万人。
时间到三月中旬,战局继续向不利于联军的方向发展,已经动员起来的乾朝,不断向关中运输的粮食和军械,让联军内部逐渐产生了焦躁不安的情绪。
这时,张献忠和李际遇领着一群人,在灞水西岸巡视,忽见一群唐军士卒聚集在一起正议论纷纷。
张献忠见此微微皱眉,“你们在做什么?”
几名唐军士卒闻语一惊,连忙低头垂首,为首一人结巴道:“没什么~小的们什么也没做~”
张献忠眯着眼,发现那军官手放在身后,于是看了身边护卫一眼,两名甲士立刻上前,从那军官手中,夺来一份白绢。
“陛下!”甲士双手呈上。
张献忠接过来一看,顿时面露不善,冷着脸对李际遇道:“这是你的人,你来处理吧!”
张献忠采用徐以显的计谋,离间高欢与郑芝龙,让高欢因为担心郑芝龙,不敢从江南调兵增援关中之后,高欢立刻进行了还击,向唐军营地射了数千份招降信。
高欢与孙传庭等人商议后,认为张献忠和西军,还想着与乾朝抗衡,平分天下,所以西军暂时无法被招抚。
唐军则不同,他们已经失去争天下的资格,而且高欢已经探知了,张献忠和李际遇之间的协议。
唐国将关中让给张献忠,战后李际遇率军撤往陇西,当一个三流的割据势力。
这样的结果,唐军士卒未必甘心,肯定有不少人不愿意放弃关中的土地,还有既得利益。
因此高欢令人写上千份招降书信,夜晚投到西岸的唐军和西军营地,许诺唐军士卒只要归顺大乾,乾朝可以将土地继续给他们承包租种。
这使得看见书信的唐军,心中难免动心,而西军拿到书信,自然交给了张献忠。
徐以显一看,便知道这是高欢的报复,乃是高欢的离间计。
如果张献忠置之不理,唐军士卒内心动摇,若是张献忠进行处理,许诺唐军士卒可以继续保有现有的土地,便等于挖李际遇的墙角,李际遇自然不满。
因为张献忠这样许诺,唐军士卒在战后,必定不会跟随李际遇前往穷得叮当响的陇西,多半会选择留在关中。
面对高欢的反击,张献忠只能下令收缴书信,严禁私藏,并坚称这是高欢扰乱联军的卑鄙之举。
现在张献忠下令之后,还有唐军士卒私藏书信,并聚众议论,便让张献忠十分恼火。
同样恼火的还有李际遇,他冷脸挥手,身后的侍卫立时将一众人拿下,厉声问道:“朕哪点对不住尔等,你们私藏书信,私自议论,是不是想背叛朕,投靠高欢?!”
那为首军官被甲士押着,慌张道:“陛下,乾朝招降陛下,要封陛下为王,还让弟兄们继续耕种关中的田地,比去陇西强太多了……”
“住口!”李际遇一声大喝,挥手喝令,“拉下去军法从事!”
说完,李际遇看着张献忠,“陛下,高欢阴险,您得相信我啊!陛下是知道的,我与高欢小儿有夺妻之恨,是不可能投降高欢的。”
张献忠黑着脸,“回大帐再说!”
这时一行人回到大帐,张献忠有些烦躁的将范阳冒放在桌上,问道:“清军有消息没?”
李际遇道:“清廷答应出兵,威胁河北和大同,为我们牵制长城沿线的乾军!毕竟关外与关中相距太远,清军也就只能做到这种地步,关中决战还是只能靠我们自己!”
张献忠闻语颔首,“清军能牵制住北方乾军,已经算帮大忙了。”
李际遇沉声道:“陛下,虽然清军牵制了大批乾军,但是关中乾军的实力还在增强。在黄得功过河后,高欢已经有二十五万大军,要是武关再被攻破,那么高欢就有三十万人,我们就没有丁点兵力优势了。”
张献忠明白李际遇的担心,希望尽早开战,而张献忠其实也想尽早决战,不过他却还在等一个消息。
那便是西军偷袭湖广得手,在湖广取得大捷的消息。
如果高欢和乾军知道,西军偷袭湖广,武昌震动,江南遭受威胁,乾军定然军心不稳,而那时便是他出击的时机。
这时,李定国忽然挑帐进来,沉声说道:“陛下,汉中急报,偷袭襄阳的大军,在郧阳撞见了准备偷袭汉中的乾军。双方在郧阳大战一场,汉中之军现在已经退到兴安府境内,阻击进攻汉中的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