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1928:巨商崛起> 第489章 二百四十万美元,也不算很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9章 二百四十万美元,也不算很多(1 / 2)

民国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能和叶洛一样在各地轻松赚钱的商人。

这是在场众人的共识。

“愿洗耳恭听。”马裕藻身为北大教授,自然希望财政拮据的北大能像燕大和清华一样不为钱发愁,让学子们能安稳上课。

“据我所知,现在北大的难点有二。第一,校内教授和公职人员的工资发放不出;第二,校内基础建筑和科研建设十分差劲。”

叶洛伸出手指,句句诛心,打在了马裕藻心坎里。

归根结柢,还是一个字,“钱”!

“是啊,前阵子去燕大食堂吃饭,同学们都惊呆了!唉,同样是最高等学府,为什么我们北大就如此拮据呢。”马珏用手撑着下巴叹息。

明年她就要从预科升入北大本校,一想到就读环境,心拔凉拔凉。

“北大和燕大、清华的背景不同,后两者有庚子学款的援助,还有诸多富贵校友鼎力支持,而且”叶洛笑着看她。

“而且什么呀,叶先生~”马珏被他看得俏脸微红,低声问道。

“女孩子家,少问这些不相干的问题。”马裕藻咳嗽几声,打断了对话。

“哦,知道了,爹。”马珏吃完饭,郁闷的跟着母亲和妹妹一起跑去厨房收拾碗筷。

另一个原因,叶洛、马裕藻和鲁豫才三人心知肚明,但年纪尚小的马珏、马琰姐妹还接触不到,马裕藻也在考虑永远不让她们接触这个。

学生运动后,北大教授李先生率先系统地接受、传播并实践马克思主义,北大成为国内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1920年8月,陈先生创建上海滩地下组织小组。

1920年10月,李先生创建北平地下组织小组。

地下组织第一次全国大会前,国内一共53名成员,其中有21名是北大的师生和校友。

就这层身份背景在,无论谁执政北平,都不敢让北大正大光明的发展起来。

奉系军阀攫取北平政权后,于1927年宣布取消北大,与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

1928年,金陵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又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

直到今年政坛相对稳定后,北大才宣布自行复校,金陵国民政府于8月6日也宣布恢复国立北大。

三人回顾了北大的艰辛历程,无不心生感慨。

“二少爷所说的能解决北大财政问题的办法是?”马裕藻问。

叶洛笑着说:“很简单,找商人们捐资设立助学基金,可解北大燃眉之急。”

“可北大的情况众所周知,哪有商人愿意出钱.”马裕藻还以为是什么好办法,一听是烂大街的助学基金,顿感失望,但话才说到一半,便自行打住了。

叶洛用手指点着自己,笑而不语。

商人逐利,换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这点都不会发生改变。

因此没商人愿意捐资给北大,再正常不过。

但仔细一想,愿意出钱的商人不就在眼前吗?

鲁豫才皱眉道:“北大教师等公职人员上千,以平均每人500大洋的工资来算,一月光工资支出便得五十万大洋起步,再算上其他开销,我估计少说也得八十万大洋一月,还有基础建筑、科研经费.”

这天文数字一说出来,马裕藻心中刚燃起的火焰顿时被扑灭。

每个月八十万大洋起步!

再有钱的商人,也不会愿意将钱财这么浪费吧。

“八十万大洋折合美元约十六万,算他二十万好了,一年就是二百四十万美元,这数目确实不小”叶洛心算一阵,笑着说道,“但也不大。”

躲在厨房里偷听的马珏听到叶洛那句“但也不大”,感觉心尖微微颤动了下,浑身燥热起来。

二百四十万美元!

这也不算多吗?

鲁豫才和马裕藻纷纷看向叶洛,有点疑惑和震撼。

他们知道这位上海滩二少爷很有钱,但具体多有钱,想象不出。

毕竟此时的民国,即便近几年通货膨胀,像马裕藻这样的中产家庭,家里存款也不过几万大洋,那都已经击败全国90%以上的家庭了。

几十万,上百万的大洋,也就那些租界洋人、买办大亨和军政高层能拿出来了。

上百万美元.想都不敢想。

“当然啦,这钱肯定不可能我一个人出。”叶洛笑道,他是很有钱,但也不是冤大头,“所以我想弄这么一个助学基金,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商人,一起解决北大的财政问题。”

“我好像明白了.以二少爷在商界的名气和威望,若主动提出设立助学基金,必将有一大批商人愿意跟风。”鲁豫才恍然大悟。

他们都低估和忽略了叶洛在民国商界的赫赫威名。

美国行归来后,叶洛隐隐有冲击民国商界第一人的迹象,现在他带头做什么生意,后面跟风的商人数不胜数。

这就是迷信权威的心态。

只要叶洛提这么一个头,再自己往里面砸点钱,不担心没人跟着他一起做。

问题就在,鲁豫才想不通这助学基金能给叶洛带来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