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734章 没肉吃也有一口汤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4章 没肉吃也有一口汤喝(2 / 3)

风问题。”

李铭嘱咐道:“以后再有这样的人,全都踢到国外去。”

“好的。”

娄晓娥想起另一件涉及国外的事,“运送内地来港城的人去澳洲的事。瑛国人同意了,现在要找澳洲谈一谈了。”

李铭吐槽道:“拖延了这么久,瑛国佬办事真没效率。”

“全球的殖民地快要被镁国、苏国拆分得一干二净的了。”

“瑛国佬这样的办事效率,能剩下一些都是奇迹。”

娄晓娥不确定的问道:“澳洲那里能快一点吧?”

“不知道,你让黄福义他们抓紧一些。”

“好的。我还要催我哥赶紧去镁国把采矿公司运作起来,事情还挺多的。”

“铁矿不着急。运去澳洲的人可以先种地,反正种地是他们的老本行。”

“嗯。过两月澳洲的小麦开始收割了,也是很缺人手。”

三言两语决定了好多事和好些人的人生。

处理好港城的小事情。

李铭回了京城。

火腿肠分厂3000名新职工的培训工作也需要他拍板很多细节。

他要处理的事情挺多的。

傍晚。

95号院,前院院子里。

吴名在洗水池旁边洗脸,“俊义,你们单位今天接到通知了没有?”

李俊义已经洗好了,“你说的是关于工人宣传队的通知吧?”

吴名属于找了借口不想去的,“是啊。”

“我们单位是真没人了,阎解成都被算成是积极分子,也要派去学校了。”

阎解成有些胆小怕事,这两位有些看不太上。

李俊义笑道:“阎解成也算了呀!那还真是矮子里面拔高个。”

“三大爷回来了没有?要是阎解成被派去了三大爷的红星小学,那就有热闹瞧了。”

董大爷在旁边的躺椅上晃悠,“还没回来。有什么热闹可瞧?”

李俊义问道:“广播里没播么?今天的大通知。”

董大爷解释道:“上午我去粮店排队去了,太阳晒得我犯困,午觉睡得比较沉,今天下午没听广播。”

大致的内容:

我国有7亿人口,工人是领导.。要充分发挥工人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工人也应当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

。.。.

各地应该仿照京城的办法,把大、中城市的大、中、小学校逐步管起来。

。分期分批,进入各学校。.

先搞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普及。先进大学,后进中、小学。没有.,也要进入。.

字数不是很多,李俊义给董大爷讲了一些记住了的内容。

话还没说完,阎埠贵扶着自行车回到了前院。

吴名正在拧干毛巾,“三大爷,您回来啦。”

阎埠贵乐呵呵道:“回来了。你们今天也够早的。”

吴名憋着笑,“还行,三大爷您学校收到通知了没有?”

阎埠贵脸上的笑容顿时没了,叹气道:“收到了。”

董大爷补了一刀,“刚刚还聊到,要是阎解成派到你的红星小学。”

“到底是阎解成听你的呢,还是你听阎解成的。”

阎埠贵摆摆手,“尽拿我开涮。我家老大已经安排去了海淀的学校。”

吴名纠正道:“阎解成只是在接受学习培训,还没具体分配去哪个学校。”

李俊义笑嘻嘻道:“要是就那么巧了。”

“那您的家庭地位还得再降一降。不单单被三大妈领导,还要接受阎解成的领导了。”

阎埠贵自有办法,“我晚上找找小铭,有他帮忙,肯定不会出现你们说的情况。”

“提前说一声的好。”董大爷调侃归调侃,感同身受,也不希望看到儿子领导老子的情况出现。

李俊义笑着说道:“晚上等的话,您有得等了。”

“小铭都是半夜才回来休息,天不亮又出门上班了,您还不如直接去轧钢厂保卫科找他。”

董大爷赞同道:“是的呢。除了早上早起碰到几次小铭,晚上一般见不到人。”

吴名了解厂里的情况,“我们厂抽调走了好些人,厂里最近可忙了。”

“小铭还要负责海淀的火腿肠分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李铭确实挺忙的。

今天这份通知算是帮了他一点小忙。

‘抽调工人的人数,大体上可占当地产业工人十分之一左右,或更少一点,不会妨碍生产。可以轮换。.’

这个通知来得十分及时,按10%算,轧钢厂可以撤1000人回厂里。

要是顶数的400多名离退休职工没有撤出,轧钢厂实际派出去的也就600名在职的职工。

对轧钢厂的生产也就没什么影响,火腿肠分厂新职工的思想学习也就能顺利开展。

其他厂也有一些想法和意见。

京城在9月1日的时候为此又出了一份更为细致的10条规定。

‘.。应以25至60岁左右的有一定工龄的较老的工人和少数青年工人为宜。’

‘要以优秀的产业工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