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限的缘故。
财政紧张,又有大量学生达到了入学年龄,校舍和老师都严重不足,‘二部制’的学校大量存在。
二部制,顾名思义,学校把学生分为两部分,轮流在学校上课。
学生通常每天只有一半的上课时间在学校上课,另一半的时间在家自习或者在外面参加一些活动。
参加活动不说。
自习,这种全凭自觉的学习方式,用在高中、大学勉强还能行。
大部分的小学生时刻想着的是玩游戏。
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学习成绩自然是很不理想。
中学的成绩,也是很多矛盾的根源。
某些人有家学渊源,较为容易学习成绩好。
而新出头的家庭,要不是跟着父母调动全国各地奔波,要不就是父母不在身边,在学习这一块不说主观的,客观上就有些许不利因素。
入团的时候,成绩差的人肯定是吃亏的,成绩好的在学校里占据了一些优势。
没有入团,那就没有后续的入党。
去掉那些各种名目,这是他们去年找校领导麻烦的最大因素。
觉得不公平,很不满!
小学没有这个问题,也就比较安生。
李俊义称赞道:“三大爷的红星小学在城东这一片算是比较好的学校。”
许大茂竖起大拇指,“那是,咱们三大爷在学校也是教学能手。”
阎埠贵笑眯眯道:“承蒙夸奖。我还需要多努力,再进步。”
许大茂顺嘴提道:“三大爷,学校那要是有通知了入学的事情,麻烦您和我说一声。”
“一有消息就告诉你。”阎埠贵知道许大茂为什么很关注,马春莲从乡下带来的小闺女7岁了,到了上学年龄了。
在场的人全都心知肚明,没有当许大茂的面说出来,
李俊义好奇道:“三大爷,去年没有招生,今年一次要招两年的吧?你们学校装不下吧?”
阎埠贵抬起头,“听说就是因为还在研究这个问题,区里的通知才一直没有发下来。”
“小铭,你的消息比较灵通,你知道这个事不?”
阎埠贵家的阎解旷也要初中升高中,相比小学入学的小事,这个更为重要。
之前不同的学校升学率差很多,现在要怎么个章程,还没有具体的细则,很多家长很关注。